神童16岁考上博士,却要求父母在北京买房才肯读,该如何看?
一直被称作神童的张炘炀,10岁上大学,16岁考上博士,却突然对父母提出要求,不在北京买房,他就不答辩,也不考博士。 一直被称作神童的张炘炀,10岁上大学,16岁考上博士,却突然对父母提出要求,不在北京买房,他就不答辩,也不考博士。 对此,我认为这个神童的想法非常可以理解。 虽然他已经考上了博士,照说,一个博士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但他毕竟还是一个16岁的孩子,从年龄上说,他还是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的世界他懵懵懂懂地懂得,但未必悟到深刻。他的智商很高,可能比同龄人有更强大的学习能力,也可能有更快的领悟人情世故的能力,但两种东西的掌握却需不同的路径或者手段。 学习知识可以是纯粹的智力游戏,可能只需要在纸上就完成了,哪怕需要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的吸收和套用。很多本书上的知识不需要太多的实践和体验,或者说这些是实践与体验总结成规律性的东西,你只需要接受、记住和在纸上运用就可以了。 但人情世故却常常不在我们的全日制教学中安排的,如果一定要安排,安排一些《厚黑学》之类的教材,或可称为人情世故之学,但很显然,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我们或许安排了一些所谓正面的、正能量的人情世故的知识在教学之中,但是你懂的,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不常按这些正面的、正能量的、正规矩、显规则的方式出牌,而是按潜规则来出牌。 换言之,我们的知识教育与生活中的很多所谓的“常识”是脱节的,所以,哪怕一个神童,也不可能仅从学校的书本和教育中获得这些所谓的“知识”,因为别人的间接的经验很少告诉你,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生活中去体会和学习,它需要体验式的学习,甚至在碰壁中学习。 所以,具有超强学习能力的神童在人情世故这一块也是欠缺的,他缺少这一块,并不等于说他就比他的同龄人不如,他能够在16岁的年纪看到北京生活的压力,购房之价值,仅此一点,就可能超出他的同龄人。 我们不妨设想,一个二、三十岁的人可能不会提出考上了博士,却要求父母在北京买房才肯读,因为他知道,在北京买房意味着什么,需要多少钱,有没有购房资格,还贷款是多大的压力等等,成熟的人懂得,如何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凡事依靠父母。 但一个16岁的孩子,他还没有成年,他当然还不太懂得自身的责任,他当然还很依赖家庭和父母,这么小的年纪就考上博士,不等于这么早他就一定要明白这些人生的道理,人世的种种难处。 综合来看,这样一个智商超群的孩子,他仍然拥有超同龄人的人世认识水平,非常了不起。但并不等于说书本知识越多,人世生活中的认知水平就完全同等提升,有些东西是需要在生活中体验和吃尽苦头才得来的。 |
- 上一篇: 12个地方和高校试点管办评分离改革
- 下一篇:温州海安中学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