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才能打通“学”与“用”(2)
对65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25.2%的单位对一线操作人员需求下降,37.7%的不变,37.1%的上升;而对技术人员需求上升的占82%。南京人才市场上半年需求最多的职位分别是电子工程师、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生物制药、产品工艺工程师,仅这几个专业技术类岗位就占市场总需求的31.8%。全省2014-2015年“名企引才进校园”活动中,理工科毕业生需求占74.5%,文科、经管类毕业生需求仅占18.6%。 与此同时,高校教育改革跟进较慢。近年来,江苏高校江苏生源毕业生中,理工科毕业生约占50%,金融经管类毕业生约占20%,文科类、法学类毕业生约占10%,与需求结构差距很大,形成了理工科毕业生供不应求,艺术、法律、文史哲、经管类毕业生供过于求,其中艺术、法律毕业生是需求数量的4-5倍,就业困难。在被调查企业中,33.2%的企业反映没有所需专业毕业生,需要招聘其他专业毕业生后再培养。江苏一家电梯公司反映,企业每年需求电梯专业人才20人左右,而全国仅有两家电梯学院,培养的专业人才很少,供不应求;江苏长江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反映,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但高校没有相关专业毕业生,只能招聘电子、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生送到成都环农机器人基地培训后再使用,投入成本较大。 即便专业对口,不少企业也反映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往往也难达到转型升级企业要求。 产业人才预警制度亟需完善 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课题组建议,进一步完善目前正在实施的产业人才预警制度。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充分运用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建立产业人才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库,将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供需数据资源有效整合,真正系统地了解当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症结,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毕业生岗位发掘匹配提供依据;定期发布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引导高校依据企业供给变化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也要转变办学理念。把社会需求作为培养学生的出发点和归宿,适应产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做到超前预测、超前设计,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眼下可以在一些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群聚地区,设立公共培训基地,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师资和培训技术,组织高校毕业生进入公共培训基地接受培训,帮助其掌握最新的技术、学会操作最先进的设备,缓解企业人才需求,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
- 上一篇:平阳县第十一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媒体评劝捐“感恩费”:家委会成了学校的提线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