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究竟有没有未来?(2)
第三,社会化与教育化的冲突。学校的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工程师;学习的关键是内容的科学配置,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人心与思维的塑造,而技能和工具的驾驭只是手段。所以在教育这样一个特殊的领域,常常是“学校从内向外打开”,带来的总是生命与生机;而“从外向内打破”,一开始带来的总是混乱与失调,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踩准教育的节拍。Altschool的困境也正是这样: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家资本驱动的创业公司,而不像学校。它要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成果来展示给投资人,而教育则恰恰相反,需要“慢工出细活”。 第四,个性化和规模化的冲突。观察这所由谷歌高管创办的学校,可以看见浓浓的谷歌企业文化印记。谷歌文化的特点就是,为了每一位成员的个性化、创造性工作,可以不计成本地满足“人性的需求”。但新生的Alt school不具有这样的底蕴,教育也暂时不具备这样的投入能力,其命运就因此而尴尬:当我们放大了人性的需求,却没有足够的资金、资源、时间甚至空间来满足。 事实上我始终认为,当今世上,无论哪一个政府、哪一个企业和社会组织,都不具备“彻底释放个性化教育”的能力。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挖掘的方向:教师和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换句话说,“人性的支付潜力”才是教育最大的潜力——而这,通常是资本与科技的巨头们无暇顾及的。 最后要说,对Alt school这所学校我依然充满敬意,对它的未来甚至也持续乐观。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一件新事物,我们常常高估了一两年内将发生的变革,但又常常低估了今后十年内将要发生的变化。无论如何,这些探索,对国内外的教育——尤其是个性化、项目化的学习演变方向,都是一个值得挖掘的“金矿”;而用技术推动个性化的全人教育,也是发展的必然,是全球教育百年困局的真正突破口。 这就是今天的斌斌有理,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叙。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三多寨中学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