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华侨中学毕业证样本图
山东省华侨中学毕业证样本图由山东省教育厅、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发放,如需查看样本点击【山东省高中毕业证样本】。
山东省华侨中学坐落在胶莱河畔的平度市新河镇。是由旅居海外的519名华侨于1956年捐资兴建的,建校至今,已走过了55年的历程。 新中国诞生后,祖国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海外侨胞被歧视被凌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爱国侨胞扬眉吐气,深感做一个中国人无比自豪,从而激发了更加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身在海外、心系家乡,决心兴学桑梓,报效祖国,造福子孙后代。最先倡导者首推东南亚的爱国华侨,他们以“山东公会”的名义在侨胞中积极酝酿。一九五四年,孙凤梧先生带着侨胞们的委托,代表“山东公会”,回祖国正式向山东省政府表达了侨胞为家乡捐资兴学的心愿,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大力支持,并通知当时的蓼兰县政府。县长陈洪明同文教科副科长王新德、民政科干事王序五等热情接待了孙风梧先生。后来,由蓼兰县县长陈洪明、昌邑县县长盛永治主持召开了有教育、民政及归侨代表参加的建校筹委会,具体商讨办学事宜。是年底,孙凤梧先生向“山东公会”和侨胞们转达了同政府初步商定的办学意见。自此,宁祥雨等各位侨领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奔走于侨胞之中,开始了积极的募捐活动。随后,成立了由崔功尧先生出任董事长的学校董事会。 在国内,归侨王捷臣、韩其宽两位先生一面与海外董事会联系,一面协助政府筹建学校。国内海外几经协商,确定将校址选在周围百里的侨乡中心,仅一河之隔的昌平两县交界处——平度县新河镇。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舒同为学校命名,并亲笔题写了“山东省华侨中学”的校牌。 1956年春,政府派王元三、姜德志、王开棋、张国明等筹建校舍。同年秋,昌潍地委任命张子圣同志为学校党支部书记、史景芳同志为校长,昌潍专署文教局派九名教职工到校筹备招生和开学事宜。当年招收了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计108人。十月,隆重举行了第一个开学典礼。于是,长江以北唯一的一所华侨中学正式开学了,实现了华侨的最大心愿。 侨胞们建校捐款共兑换人民币30多万元,政府利用这笔侨资分两次共征地68亩,建校舍2264平方米。至1959年,学校已初具规模。是年夏,开始招收两个班的高中学生——88人,全校在校学生达350人。至此,学校已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完全中学。 六十年代初,由于天灾人祸,国家处于暂时经济困难时期,教育进行调整,政府将昌邑县卜庄中学、平度县灰埠中学撤消,学生转入侨中,学校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加强。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好转,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62年,学校被确定为昌潍地区重点学校。“文革”前,学校的办学规模、招生范围和数额逐年扩大,高中在校学生有四个班,初中在校学生有12个班,共800余人,教职工80余人。全校师生员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65年,高中四级的升学率已达75%,列平度县第一名。学校乒乓球队连续获省、地、县冠军或亚军,曲云波同学获山东省三级跳远少年组冠军。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学校越办越好。 |
- 上一篇:新建县恒湖中学毕业证样本图
- 下一篇:白水中学毕业证样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