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特殊儿童境遇这么难?
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多次被“拒之门外”。两年前,他被拒在校门之外;如今,他被拒在班级的教室门之外。排斥他的,不是学校,也不是教师,而是同学的家长!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孩子“好动”,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家长们说:“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就不顾其他孩子的学习。”家长们不断地抗议,甚至到教育局、区委上访。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把这个小男孩赶出去。 三年级之前,在父亲的陪伴下,小男孩勉强“随班就读”。到了“关键的三年级”,家长们“决定不再让步”。经过数日的拉锯式谈判,家长们接受学校提出的折中方案:语、数、外三科在另外开设的教室里单独教学,其他课程仍跟随大班上课。 在学校、同学家长和小男孩家长的三方博弈中,同学的家长“胜利”了。在前途的考量和升学的竞争中,三年级变成了“关键的年级”,语文、数学和外语变成了“关键的科目”。看得出来,家长们是作出了“牺牲”的,但是,在“关键的年级”和“关键的科目”上,他们没有妥协。 对于“特殊的儿童”,比如多动症儿童,是接纳,还是排斥?是隔离,还是融合?无疑,校方选择的是接纳,并在一开始做出了“随班就读”的安排。然而,融合并不容易,从“随班就读”到“融合教育”,还有遥远的距离。准确地说,这不是量的差距,而是质的差别,“随班就读”并不是融合教育。 学校不仅做不到“融合”,甚至连“随班就读”也大打折扣:“非主科”可以,“主科”不行!在家长们的压力之下,校方依了家长,无奈地“选择”了隔离。为什么最后变成了“隔离”?直接的原因似乎是学生的家长持续不断地施压,背后折射的却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偏狭和教学方式的单一。 本来,学生的多方面的兴趣、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可是,考试和分数却成了一些家长的“命根”,因为更高的分数意味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升学竞争中胜出。孩子的情感、交往、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 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成了主流的教学模式,学生被要求“听话”、“遵守纪律”,不得“交头接耳”。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特殊儿童无法与普通同学融合相处,一些智力或行为正常的儿童也往往因为不适应而被判定成“不合格”,成为所谓的“失败者”。 |
- 上一篇:聊城清阳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