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育治理是管理问题 不应受专家和舆论影响(2)
教育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整个社会的治理体系、社会制度、教育理念,还涉及很多隐性的东西,如文化。中国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无以复加,到了一个极致,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没有的,更加剧了中国教育治理的复杂性。因此,在中国的教育治理上,绝不能也不应该轻易照搬别人的做法,比如择校。在民办中小学教育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在如此疯狂强烈的择校冲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治理思路,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社会。 因此,我对此次多校划片政策的调整叫好。我们必须立足自己的国情,文化,探索自己的择校治理、教育治理之路,还必须面对全民择校这个现实,以寻求更大的突破。 在择校等教育治理上,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是机会均等,至少给多种机会,而不能只是钱的均等。这其中有一条可能就是成绩筛选,也是最现实的一条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吻合中国文化的解决之道。目前的教育现实,其实也印证了这一点。中小学负担的重灾区为什么是小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取消了小升初考试,学校为了招到好学生,以各种名目变相测试,为了上名校,家长孩子不得不去上各种“坑”班、特长班,参加各种竞赛,结果导致负担大幅度增加。初中升高中是公开考试,高中考大学是公开考试,这把考试的尺子是明确的,也只有一个,负担反而大幅度降低。我们去看看“学而思”这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其收入的核心是来自小学培训,而不是中考、高考。 总之,在教育治理上,我们一方面必须认清问题的核心与本质,自己所处的社会治理环境与文化,在借鉴别人时,也必须厘清根本思路与边界条件,而不是盲目套用其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门更需要有勇气与担当,不能屈服于一些理论正确与道义正确,屈服于舆论与“专家”的狂轰滥炸,被裹挟误导。 教育是一个专业问题,教育治理更是区别于专业研究,是一个管理问题。即便你是教育专家,也未必懂得教育治理、教育管理。但是在当下的中国,我们很多名人专家喜欢以自己的感受与个案谈教育,批判教育,对教育进行指导,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而这些名人大家的言论,往往会因为其社会影响,而不断放大,形成舆论压力,进而误导教育的治理。我们一定要清楚,专家、院士、名人,是在某个限定领域的专家权威,不是什么都懂。教育决策部门与具体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实事求是,顶住这些压力,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家长和专家们,也需要给改革最大的宽容与支持,这样才能让教育治理不再来回“打摆子”! |
- 上一篇:云台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信息助力未来,变革凸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