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如何有效扶贫 “精准滴灌”是关键

为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下功夫建设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提供依据、搭建平台的做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工作方式的改变,更在于思维的创新和思路的转变。

甘肃省教育厅负责人日前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甘肃建立了涵盖全省417万名贫困人口基本信息的扶贫“大数据库”,把好“对象精准识别关”。在“大数据”支撑下,各项教育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出台实施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7个方面的专项支持计划,建立起系统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拔穷根,保公平。

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将“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前置关口,这抓住了教育精准扶贫的“牛鼻子”。事实上,对精准识别在制定政策和实施扶贫方案上的重要性,许多地方都有相应认识,但在如何进行精准识别上则缺乏好办法,导致政策缺乏针对性,具体措施效果不好,甚至脱离了教育本身。甘肃在教育扶贫中以建立大数据库的方法实现精准识别,提供了教育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甘肃省为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度,下功夫建设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提供依据、搭建平台的做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工作方式的改变,更在于思维的创新和思路的转变。教育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汇集了各受教育阶段的扶贫综合信息,准确反映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进展和实施效果,为广大贫困学生的资助保障和实行招生扶贫政策提供了“大数据”支撑,自然提高了教育扶贫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在大数据支撑下,甘肃的教育扶贫注重了对“教育贫困地区”的整体改造,从学前教育开始,大力建设贫困地区农村行政幼儿园、免除保教费,这有利于夯实农村教育的基础,让贫困地区儿童拥有更为公平的“成长起跑线”。

在以往的教育扶贫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形:每年财政投入不少资金,钱也落实到了贫困学生身上,但最终在大的教育环境改善上并无多大改观,甚至对接受资助的学生个体来说也没有太大作用。而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教育扶贫,却带来许多负面效应,比如公示等方式对贫困学生尊严的忽视,“撒胡椒面”过程中的造假问题,因集中资金不足导致教育基础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改善等。教育扶贫的努力,由于方向和方式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报。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教育扶贫没有专注于教育本身。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