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规要成为学校主心骨
范里“小学操场仅供上课和领导参观,学生课间跑步违纪”,这是日前网上引人关注的一则新闻,发生在广州市一所体育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尽管此种极端现象不具有代表性,但低声慢走的“圈养”管理模式如今正在许多学校悄然流行,并大有蔓延之势。 因为顾虑安全问题,避免出现麻烦,很多学校采取简单的“圈养”模式:有的禁止学生在课间奔跑,有的规定不能随便使用体育器材,有的规定楼上学生课间不能下楼去玩,有的体育课取消激烈对抗或有难度的项目,也有学校干脆取消了学生最盼望的外出综合实践活动。 多年来,在一个个校园意外伤害案件中,有些家长不够理性,学校和教师责任被无限扩大,家长信“访”不信“法”,过度维权,巨额索赔。例如,一名学生在课间奔跑打闹中,摔断一颗牙齿,家长要求学校支付医疗、交通、误工费用,以及孩子18岁后植牙的美容费用。像这类校园意外伤害事件一经媒体曝光,使得周边学校都对学生安全问题噤若寒蝉。前车之鉴让一些学校吸取教训,采取了因噎废食的管理措施,不顾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不考虑学生需要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把学生的学习生活限定在“安全牢笼”中。 家长和学校对孩子的长期精细“呵护”,让很多孩子天性受到限制,身体素质也不断下降。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表明,中国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例明显增加。很多孩子有的只是外表奶油、质地酥脆的饼干身体玻璃心,身体虚弱,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家长们过度呵护着孩子成长,迁就着孩子的执拗,使得一些孩子做事任性,缺乏耐心,甚至漠视生命的价值。 好的教育应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如何破解学校安全管理与更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困境,需要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合力解决。应该说,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文件,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合法利益,进一步减少校园意外事故发生,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法律法规在现实中要硬得起来、执行得下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真正成为学校的主心骨和有力依靠。各地也要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提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理念,引导家长在安全问题上通过法律来解决,取得家长的认同与信任。这样更多的学校才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孩子们也可以在更大的保护伞下,跑得满头大汗,玩得不亦乐乎。 |
- 上一篇:忻州黄河小博士学校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