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要沉下去、接地气
这一回,“国培计划”挑出来培养的目标,是中国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基础层的那一批“殿军”——乡村教师。这个变化,当真值得大声叫好! 曾在西部地区走访过许多所乡村学校,对那些寂寞而清贫地坚守在乡村、为农家子弟启蒙、为传统乡村延续文化火种的乡村教师们,怀着由衷敬意,也心存几分隐忧。一位乡村教师几次发来短信,时不时会冒出刺眼的错别字。另一位在教学点教书的老师说,因为是一人一校,他经常不能去参加中心校的备课、进修,只能想办法收集其他老师的教案或示范课内容,自己琢磨怎么教得更好…… 平心而论,这些年来,乡村学校硬件和教师待遇都已有了明显改善,但在教师队伍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方面,变化与成果远不够明显。发达省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纷纷率先达标,并树立起优质均衡的更高目标;一些地方的教育变革成果还引起其他国家的瞩目与学习。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如果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那么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的教育水平的落差,很可能会加大。因为你在进步,但别人进步得更快。 将乡村教师培训列为“国家级计划”,确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是,如何让改革沉下去、接地气,宏大的计划如何细化到让每一个人都受益,是很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看这一次公布的调整与改革办法,有不少是切中要害,亦有所针对的。比如“置换脱产研修”,让乡村名师培训乡村教师;比如培训团队中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60%,培训课程中实践性课程不少于50%,切实改进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更重要的是,进行大幅度改革,就应该更好利用社会资源,适度引入竞争机制,让专业的人来做好专业的事,破除画地为牢的行政壁垒。不然,不仅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只怕效果也会参差不齐。教育的效果,不会立马兑现,也许要延迟到10年之后,待新一代农村学生成长起来,才能见得到这一轮“国培”的水准高下。与其到那时省悟检点,不如今天严格监督,真抓实效,少一些不动脑的走过场,少一些受训者的“上课睡觉、下课说笑”。
|
- 上一篇:娄底游家镇中心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开学首周,深圳交警将严查校车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