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她带学生“玩”转数学课堂

周晓平今年27岁,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2014年,她来到罗芳小学任教,今年是她当老师的第5个年头。

周晓平说,学生的世界很单纯,老师也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周晓平

所在社区

黄贝街道新兴社区

周晓平今年27岁,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2014年,她来到罗芳小学任教,今年是她当老师的第5个年头。

早上8点,周晓平开始组织学生们开展早读。20分钟早读时间里,她先是让学生朗读一些数学名词和公式,再组织学生们巩固前一天完成的习题。

罗芳小学五年级一共有4个班级,周晓平任教其中的两个班。她认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因而在日常教学中,周晓平积极参与学校“一对一平板教学”和区“习本课堂”课题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对不同学生 教学模式不同

“课堂上,我会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设计问题串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再发现’和实际生活中的学以致用。”周晓平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更多地开展情境问题的设计、引导和激励思考,通过技术的支撑使得师生间的学与导变得更加高效、高质,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

周晓平介绍说,在“观察物体-节日礼物”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借助云空间课前收集学生观察作品,利用Pad平板电脑的“照相机”和实时播放功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观察并得以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典型的“做中学”。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编码》这节课的设计中,周晓平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课前通过微课学习“身份证号码”信息,并在课中直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破案”和“编学号”两个主题探究活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和教师的引导、辅助下,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进行主动学习、迁移学习、合作学习,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探究活动的完成度很高,学生乐此不疲,实现了在“玩中学”。

教学实践多了,周晓平渐渐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例如把知识性和便于学生自学的内容放到课前,既可以让学生做到“有备而来”,又能将课堂的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开展讨论,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课堂应更多地交给学生,让其学以致用地解决问题,老师再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