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式教育”背后的目标思维(2)
在大量经过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大学无论从教育责任,还是社会责任来说,都应该是尽可能地扭转这个应试的偏向的。但是,大学一方面面临着就业和应试习惯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在思维上也没有摆脱简单的目标化的习惯。这样就使得管理者在管理政策和方式上显得毫无创造力。 现在看来,大学在面对日益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时基本采取两种应对方式。在一般的院校,其管理方式往往比现实的学生更加务实。简言之,就是以应试教育的管理方式来解决应试教育遗留的问题。中学的所谓“县中模式”被引进,并发扬光大。为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干脆将学校变成“考研基地”,以高考为榜样迎接研究生考试。 所谓重点高校,则在提出“追求卓越”的目标。相对前者的务实,后者自然是有些务虚。但问题在于,在当下中国,“卓越”的内涵变得模糊不清,大学管理者又缺乏认知能力,因此,他们的管理方式往往与“卓越”的追求相抵牾,造成口号与行动之间的不协调。好在还有一个现实目标在前,可以暂时维持这个“卓越”追求,比如在本校继续读研,或者出国读研。 目标思维的局限性相当明显。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完成的目标是有限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情况下,学校根本无法让多数学生去树立比找到一个好工作更有吸引力的目标。更重要的,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个集体性目标与学生个人之间的关系基本是疏离的。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又始终是被动性的,他们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自我意识,也不可能产生应有的责任感,反而是在童稚化的路径上越走越远。 因此,当他们进入大学,实现了父母和老师设定的目标后,便不会主动地选择,更不会自我调整。一旦在学习上或者在寻找职业上遇到挫折和不理想的状况,便会怀疑读大学的意义。这种负面的情绪也在传染。在大学中越来越多地听到“上大学干什么”的疑问就是一个证明。这当然涉及到了大学教育的本质。 实际上,当下中国大学教育的危机正在于,总是有那么多学生,甚至教师在疑惑或者质问“上大学干什么”。
|
- 上一篇:茅塘中学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