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速成式感恩教育”(2)
对于教育,西方先贤柏拉图和东方先贤孔子都深谙“对话”理念。柏拉图认为,在学生心中培育新生命,必须依靠师生之间的长期对话。先贤们无不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世人,个性人格是普世之道赖以播种的土壤,爱则是牵动知识向抽象性与普世性绽放的引力。这些都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道德品质的养成,靠的不是5天的学习,也不是“圣贤教育的经典”,而是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以及积极的交流、切身的体验。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5天的学习之后,孩子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每天见到的是父母对他们自己的长辈不恭不敬,那么孩子还会成为“国学老师”许诺的“孝子”吗? 再者,一旦孩子们遇到别种情境,比如爸爸妈妈并不需要“喂饭”,这种机械的“孝行”训练也许就会让他们不知所措。简单言之,任何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养成,都需要合适的土壤。孝行需要在社会、家庭、以及人与人的真实关系中慢慢养成,靠背经文、演大戏,搞忽悠人的“速成教育”,恐怕不仅不会让孩子懂得“感恩”,还会培养出虚伪、可笑的人来。这样的教育,可以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