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云区城中村,我发现大多数“小候鸟”们有相似的特点:性格文静,平时和父母见面少,单独和父母相处时显得生疏,暑假来广州后,活动范围主要在城中村,白天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在家写作业、看电视,周末跟父母去附近超市、免费公园逛逛,成了他们业余最大的娱乐消遣。
小杰(化名)是羊城“小候鸟”大军的缩影,10岁的他对陌生人有天然的防备,跟他说话,他置之不理,眼神飘向别处。只有和同龄孩子一起,他才恢复孩子的本性,咬耳朵,笑着打闹。
小杰的父母平时住在各自工厂宿舍,因为儿子的到来,一家三口挤在几平方米的宿舍,夏夜热,地方窄,他被迫又和父母“分离”,去城中村的姨妈家、叔叔家住。我离开时问他最后一个问题,“姨妈家、叔叔家、妈妈家,你最喜欢住哪?”原本沉默不语的他,突然响亮地回答,“妈妈家”。
那一瞬间,我被打动了,原来少年也有着柔软、敏感的内心,不愿寄人篱下,渴望家庭的温暖。
像小杰这样的“小候鸟”,在三元里街保守估计至少600个。街道为他们提供的暑假出游活动、兴趣班,仅有200个名额。“场地、人手、资金”的不足成最大难题。街道呼吁多一些志愿者、公益组织加入关爱小候鸟群体,盼广州家庭出游也能带上他们,对小候鸟的关爱显然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介入,而社会的关爱或许能短暂抚慰他们一时,却始终无法代替父母的长期关心陪伴。童年的记忆影响人的一生,即使不能见面,小候鸟们的家长是否记得,经常给孩子一个电话,电话里除了问成绩,也谈谈心?
通讯发达的今天,微信、视频聊天轻而易举,用什么方式表达爱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在成长阶段的关键时刻,父母尽管不在身边,但父母角色没有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