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说趁年轻要浪 结果这女孩“浪”出一本畅销书(2)
在她眼中,只要对自己有启发的书,就是好书,而不仅仅局限于经典著作。她特别喜欢《盗墓笔记》,它让时潇含思考该如何塑造人物;她毫不掩饰对于美国通俗小说作家丹·布朗的喜爱,《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时潇含读到了宗教和科学的辩证关系。从一本书引申开,触类旁通,一本书背后庞大的“财富王国”被她挖掘出来。 “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定然需要一个出口。”时潇含所说的“出口”就是写作。“从小学开始,我就喜欢在业余时间写点东西。”让很多学生头疼的作文,在时潇含这里成了“水满自溢”的表达。最“勤快”的时候,她保持着一周两三篇的业余写作量,高三那年也笔耕不辍。 写字的每一个夜晚都无比辛苦,她熬过一个又一个的夜,凌晨两三点睡,然后六点半起床去上学。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痛苦与迷茫,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她心怀天下,身前只有一张书桌,有那么多数学卷要刷,各种作业要做,“这些都让我去思考,我在写作时想要表达些什么,要探求什么,要获得什么,我想给这个社会什么”,这也成为时潇含新书《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动力源”。 “我才18岁呀,万一梦想能实现呢” 时潇含并没有因沉迷读书写作而耽误学习,她的成绩单也很漂亮,今年高考她考了583分,高出文科重点线63分。她说,文学并不高贵,它跟唱歌、画画等一样,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写作是她所擅长的,但她并不想以此为生,大学也不会选中文系,历史或者考古才是她的目标。她希望这些看似冷门的知识会增加其文学素养,丰富看待世界的角度与维度。 历史系出身的班主任老师说她“太理想主义”,因为绝大多数历史、考古专业的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如果没转行,最后都穷得叮当响。“它们确实不是很有前途的两个专业,可我才18岁呀,万一梦想能实现呢?”她反问。 当深圳高校2017年毕业生留深率再创历史新高时,时潇含却想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去远方,去那些能发挥她光和热的地方读书、工作、生活。在她眼里,安逸的生活不重要,高考志愿打算报山东大学历史系,有学姐劝她,山大的宿舍条件很差,比如要去大澡堂洗澡,也没有空调和24小时热水。 她引用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那句话:不成熟的人为理想壮烈牺牲,成熟的人为理想卑微地活着。“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可以卑微地活着,不在乎所谓的条件。”父亲眼中的女儿也确实如此,不讲究物质享受,不在意美食华服。外表上唯一做过略显“出格”的事,就是高考完第二天,跟着妈妈把头发染成了在阳光下隐约可见的神秘的蓝色。 |
- 上一篇: 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教育的“致命伤”
- 下一篇:洪江太平中心学校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