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济宁中学毕业证样本

济宁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基本内容江苏省扬中市八桥中学  扬中市八桥中学坐落于长江明珠——扬中市东南端的八桥镇,她创建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7月。定校址于八桥镇的西北角的广善堂。因此堂曾是1939年10月下旬以叶飞为司令员的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与以管文蔚为司令员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会师合编"之地。建校于此,意义深远。   1945年,根据县指示,组织八桥中学建筑委员会,历时3个月,建成校舍3进,房屋共15间,并着手招生工作。当时共录取初一新生30名,编为一个班,后因时局原因该班解散。1946年初,国民党发动内战,新四军奉命北撤。抗日民主政府指示以扬中县旅沪同乡会名义办学,学校定名为"扬中县私立八桥初级中学"。1947年春,国民党进占扬中并控制了学校,他们将学校改为公办,易名为"扬中县立八桥初级中学"。是年秋季招收一个初中班,约30余人。在解放前夕,八中共有初中3个班,学生130余人。   1949年4月23日,扬中解放,县军管会委派周寄尘、施正钧组织校务委员来校接管,学校改名为"扬中县初级中学"。从此,学校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这年7月,八桥中学培养的首届毕业生正式毕业。暑假后,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县决定在八中增设一届简师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就学,学制一年。又另办一个师训班,招收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时间亦为一年。因初中不能附设简师科,故将校名更为"济宁县八桥中学"。1950年秋,苏南地区学校调整,八桥中学简师科转至栖霞师范学校,师训班结业后亦未再办。至此八桥中学成为单一的普通中学。1949年下半年,学校成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1950年,成立了中国教育工会基层委员会。1951年学校增设一个初中班。   1952年下半年,为了发展扬中教育事业,县政府决定将八中大部分年级迁至县政府所在地三茅镇附近的中八字桥关帝庙旧址新建"扬中县立中学",八桥镇原校址则保留初一、初二(共6个班)。1955年下半年起,八中与县中正式分开,并更名为"扬中县下八桥初级中学"。学校开始有了党员领导干部。到1957年时发展为9个班(三轨制),学生数达400余人,又增辟了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等。   从1958年下半年起,学校招收了两个班高一新生(1961年首届毕业生为88人)成为完中,校名改为"扬中县下八桥中学"。 同年,学校开始建立党支部。党支部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注意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各项工作中的助手作用。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一度受到冲击,教学秩序遭严重破坏。但文革结束前,学校渐趋稳定。1972年八中正式改名为"扬中县八桥中学"。   结束"文革"十年浩劫后,学校又一次获得新生。   1976年冬季开始,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   1977年起,学校招生废除推荐制度,实行升学考试制度;   从 1980年开始,恢复了初中三年制;   1983年曾另办一个高中职业班,用以培养农副开拓型人才。   1994年,扬中拆县建市,学校更名为"扬中市八桥中学"。   1996年下半年扬中市八桥第二中学并入,   1999年下半年兴隆中学高中部分师生并入,   2004年下半年永胜初级中学整建制并入。   自1995年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学校以来,学校面貌日新月异,规模日益扩大,十年时间等于重建了一座现代化完全中学。十年来,八中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师德师风建设成绩突出,中考、高考、教科研以及师生各类竞赛成绩喜人。骄人的成绩也让学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肯定。在较多的荣誉面前,八中人正豪情满怀,继续前行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