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大全_毕业之家园网移动版

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永州浯溪镇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5)


  1959年,学校扩招二个初中新生班,学生总数达140人,原校址迁至现浯溪镇城南居委会里面。
  1961年秋,由于居委会要房子办公、学校搬至浯溪村六房文家大院,借用文星三老屋办学一年。当时教师有唐泽伦、张旷、蒋复汉、刘国孝、于福荣、陈安仁等。
  1962年秋,为方便城内学生上学,学校又迁至天后宫(旧大同戏院),招收7个班,镇长匡友生兼任副校长,负责学校日常工作,谢仲任教导主任。先后在此任教的老师有唐泽伦、曾凡夫、胡策雄、罗先杰、陈安祥、刘柱轩、蒋宜福、王兴国、马中慧、宋光力、蒋文、王丽君、敖志丽等。当时开设课程除外语因经费不足,师资不够没有开设外,其余课程跟公办初中一模一样,学制为三年。一、二、三年级各设二个班,另加一个初三复读班,总计400余人。学校管理直属城关镇,办学方面,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办学方向,在勤俭办学与教书育人上很有特色。除课堂教学外,文体活动开展很活跃。1964年底,学校女子篮球代表队参加全县初中女子篮球比赛获第二名,学生黄冬秀参加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100米短跑第二名。
  1965年,学校名称为“城关中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改名为“红卫中学”,1968年学校被迫停课,师生上山下乡,学校不复存在。
  1969年,城关镇重新创办城关中学,校址设龙山(现龙山完小校址),招收9个班,另借人民小学教室招收5个班,开设了所有的初中课程。1984年,学校迁入邓家祠堂(即现址),校名仍为“城关中学”。
  十年浩劫之期,学校教育遭受严重摧残,教师受迫害,学生受毒害,财产受破坏,学校实行“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并废除考试制度。粉碎“四人帮”后,全国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学校除了继续招收初中班之外,于1978年、1984年还扩招了各两个高中班 。 1985年后停招高中,只办初中。
  1988年,学校改名为“城关一中”。学校教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这一年开始,参加全县中考(会考),一直雄居全县第一,直至2001年。
  1994年秋,由于生员爆满,班额太大,学校借人民小学科学楼创办了“城关一中”分校,招收5个班,300多名学生。(1995年9月迁至民生北路,改建新校,校名更为“祁阳县浯溪镇第三中学”)
  1995年,全县撤区建镇,城关镇改名为浯溪镇,学校更名为“浯溪镇第一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整个校园的建筑规划呈东西走向,共有教学楼二栋,办公楼二栋,电教、科学楼一栋,图书馆一栋,现有教职工9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5名,中学一级教师46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2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58人,其余均达到专科学历,在同级学校中具有三大优势,平均学历最高、整体实力最强、青年教师最盛。学生1100余人,18个教学班,曾是零陵地区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之一,是原零陵师专(现湖南科技学院)的教学实习基地。1982年被祁阳县教育局确定为祁阳县13所重点初级中学之一。学校虽受场地限制,面积较窄,但现代化教学高施一应俱全,拥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校园广播网、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功能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藏书达4万余册的图书馆等等。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