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水平居9人口大国首位(2)
三是教育发展城乡差异状况趋于好转。数据显示,2007—2012年间,教育发展城乡差异状况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投入指数的城乡差异状况提高最快,增加了0.163,其次为条件指数,增加了0.153。说明教育普及状况、师资状况、投入水平、教育条件和信息化水平的城乡差异在逐渐缩小,特别是投入水平和教育条件的城乡差异改善状况更佳。 四是城镇化推动农村教育整体水平提高。通过计算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是0.765。这就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城镇化水平越高,该区域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7个经合组织成员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大部分省份中,农村教育大班额状况仍然堪忧。同时,各省份农村教育发展指数差异悬殊,投入水平悬殊是造成省际差异的主因。由于投入水平不同,造成各省份农村教育发展的师资状况、办学条件等差异明显,教育发展水平呈两极态势,且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力度偏小,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中部塌陷”、“小学塌陷”现象突出。 在总结分析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报告认为,农村教育要想取得跨越式发展,既要适应改革,更要超前布局。在准确把握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要完善和调整发展政策与措施。既要缩小城乡差距和省际差距,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补齐区域内教育发展“短板”,又要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方位关注寄宿制小学。来源:中国教育报
|
- 上一篇:桑植县十一学校毕业证样本
- 下一篇:福田区首次试行共享学区 独生子女积分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