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教育的“霾”伏圈(2)
爱之深,方责之切。 六年前,当艺术学独立为学科门类时,业界一片期待之声。时间过得很快,当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跨入“双一流”时代、中等教育改革不断时,终究是什么造成了上述落差?此类虽非大变动,却呈“漫天开花”式在小范围陆续生发的现象值得深度思考。虽不会立即致命,它们却能在无声无息中磨耗着原本就脆弱的艺术生态。 争议中的评价纬度 今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下,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了第二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70余位校领导、学报主编、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美术学教指委委员等专家学者们齐聚。圆桌会议上,参会者坦诚交流。其中,评价体系被首要吐槽。 “今天,我们一直想建立学科评估体系,但一直建立不起来,原因在哪里?”多年来一直为此奔波的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意强直言“(三个问题)不解决,学科永远处于困境”:学科设置的认识模糊、创作与研究关系问题的非准确理解,以及没有澄清的学位制度。一直以来,曹意强都努力在公开场合澄清艺术与文学的关系:“大家不要说‘晋升’,而要说‘独立’成为学科门类,因为艺术本来就是一个独立学科,文学只是艺术学科里的一种语言形式。”他认为创作、研究都重要,但必须分清成果认定,不能把文字当做评估的唯一。同时,研究与创作两种学位要同时建立。“专业院校的研究和教学如果不能推动创作,那研究有用吗?教学有用吗?” |
- 上一篇: 未成年人网络消费行为的法律分析
- 下一篇: 教育风口下,资本、技术、公益如何助推教育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