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为何研究生考试深陷“泄题门”?
近日,澎湃新闻陆续接到不同来信爆料称,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初试出现漏题的迹象,结果显示和后来的英语二考试内容完全一样。也有爆料人表示,在12月27日,绝大多数涉及英语二漏题的话题内容被屏蔽。27日晚间21时55分,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长微博称,教育部表示坚决打击组织考试作弊等违法犯罪行为。 走访一些高校,会经常在一些隐秘的角落发现作弊广告的踪影。笔者在去年的考研前夕,就收到一些未知的号码发来消息询问是否需要购买考研真题,甚至更直接的就是兜售考研答案,打着优惠、包过的旗号招摇撞骗。要是学生聪明一点还好,看出是个骗局,呵呵一笑继续准备自己的考试了。可偏偏就怕一些学生误入歧途走了捷径,而且竟然鬼使神差地真的买中了这考试真题。 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作弊像幽灵般无处不在。研究生考试是选拔高端专业人才的重要考试,考生在无数个日日夜夜苦读之后,期冀通过自己的拼搏、努力,得以到更高的学府深造。而作弊者的出现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公平,使得遵规守纪考生的汗水付之东流。考试作弊是对考试制度的冲击和挑战,撼动着社会诚信的基石,不禁让人担忧。从此次研究生入学考试作弊案,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考试制度仍存在不小的漏洞,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考生的委屈愤怒,教育部的火线救场,高校的临时加考,对泄题涉嫌人员的严惩不贷,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并没有明显的受益者,却阻碍不了泄题屡禁不止的诡异现象。中国式泄题陷入了罗生门怪圈。难道在成绩面前,道德真的早已灰飞烟灭了吗?同时,考试也在其最重要的时刻考验了人心。不让“泄题”深陷“罗生门”,就需要我们相关监管部门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督问责机制,增加泄题的违法成本,还考试一个朗朗乾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