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芦溪中学毕业证样本(2)
同学们,学校是你放飞理想、快乐成长的乐园,是你人生的起点。在中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滴水能穿石,溪水汇成河。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开始,与习惯交朋友,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收获一点点,你就会发现自己就是最快乐、最健康、最优秀的! 父母的第一责任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首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首先从做一个好父母开始;做好父母,先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功夫,明确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担当的角色,抓住关键时期,注重科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 在新学期里,祝七、八年级的学生,象雄鹰一样在希望的天空展翅翱翔,汲取知识的真谛,祝九年级的同学,立鸿鹄之志,拼搏进取,在六月收获的季节,金榜题名,再创佳绩!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和谐共进!祝愿我们的学校,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定位一流,只争朝夕,创新发展,不断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芦溪中学 翁雅辉 2011年元月 中学简史1958年秋,平和县人民政府批准当时第七区人民政府的请示,在芦溪小学的基础上创办“平和第五中学”。首届招收新生100人,教师3人,校长由区委书记叶连庆兼任。 1959年9月,学校迁至蕉路小学,借用小学教室上课,租用民房当师生宿舍,有教师6人,学生4个班210人,叶大相任校长。 1960年,上级在名胜碧水岩对面的蕉坑圩建一座土木结构平房教室六间,学生326人,教职工12人。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全体师生如鱼得水,初步形成芦溪学生刻苦学习的优良风气。 1962年6月9日,因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淹没了新建不久的校舍,学校遭受灭顶之灾。几经考察选址,决定迁到原公社米粉厂、养猪场的狮头山下。这里背靠狮峰,面朝芦溪主流,是块风水宝地。办学四年三易校址,年轻的平和五中已伤痕累累。艰苦的环境、平坦的道路,使全体师生更加珍惜学习时光。 1963年,上级政府拨款在狮头山下建设一座砖木结构平房四间教室,因系红色砖所建,师生惯称之为“红砖楼”。 1964年,学校分蕉坑圩与狮头山下两个校区教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学校逐渐形成规模。 1965年至1968年秋,上级选派王中元、刘伙川、曾昭辉、郑璋、祁秀英、谢学纯、陈宁等一大批优秀大学生支援山区教育事业。他们居住在猪舍改造后的土坏房宿舍,吃苦耐劳,忘我工作,为平和五中这只羽翼未丰的雏鹰插上腾飞的翅膀。他们在这里工作十几年,把青春与热血奉献给山老区人民,至今,芦溪人民还念念不忘。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漳州秀篆中学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