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扩招 并没有动你的奶酪(2)
那对于在读的硕士生来说,扩招有没有对他们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呢? 如上文所述,研究生的项目本来就是大班授课,因此增加一些学生并不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大的改变。与此相比,大家更加担心的是在扩招的背景下,名牌效应被冲淡。当常春藤大学也变成所谓的阿猫阿狗都可以进的学校,拿着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凭回国面试不再像以前一样稳拿offer。当文凭不再闪闪发亮,大家都像没有出国一样,回到起点,“名校海归”就无法得到与自己付出的学费相应的优势。 为什么公司那么注重用名牌大学做筛子来挑选人才呢? 对于大部分工作来说,它的产量并不可以在契约里面规定好,虽然可以规定一个人的上下班时间,但却无法在工作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把工作质量与工资一一对应。虽然之后可以用提成来鼓励人,但是许多工作并不适合于提成,简单粗暴的方法甚至会导致恶性竞争。因此许多公司需要录取一个上进心比较强且有责任感的人,这样就算在合约里无法确保工资与工作一一对应,员工也会习惯性地追求完美,尽力而为。而要找这样的人,拿大学的牌子来筛选则相当合适,大家都知道考上北大需要什么样的毅力与坚持,而考上哈佛的学生对完美的追求更是雇主们希望看到的。在硕士扩招的背景下,这些雇主需要的优秀品质不再能够从毕业证书中得到保证,因此公司要么追求名气更大的学校,要么只能靠更加严谨的面试方法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 这是否意味着常春藤学校不值得一读呢? 一所学校的价值,并不像奢侈品牌一样(物以稀为贵,大家都拿着coach的包包,那这个包包就不值钱了)。在消费品当中,我认为教育最像鱼翅,你自己吃了以后,一方面可以炫耀,另外一方面,自己心里知道到底有多好——教育是享受品,在受到教育的时候,能够因为对万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觉得幸福;教育更是营养品,在受到教育之后,人们确实懂得了更多。从中国高校到美国镀金的学生,虽然他们去的时候也许只在乎那张文凭,但是他们带走的更多则是常春藤教育教给他们的价值观与做事的方式。有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这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是一件让全社会进步的事情,而不是郎咸平所说的让人忧心忡忡的事情。 硕士扩招,并没有动你的奶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