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实验学校毕业证样本图
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春秋、战国时期为吴楚属地,周慎靓王时为楚将昭阳食邑,五代杨吴武义二年 ( 公元 920 年 ) 建县,“兴化”取昌盛教化吉祥之意。 1987 年 12 月撤县建市。兴化地处江淮之间、苏北里下河腹地,总面积 2393 . 35 平方公里,全省排列第四;人口 155 万,全省排列第三。兴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体现对“三农”问题的关心, 12 月 6 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专程到兴化慰问演出。
兴化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沧海桑田、物换星移,这方土地孕育了名闻遐迩的众多人杰。他们中有《水浒》作者施耐庵,明代三任宰辅高谷、李春芳、吴生生,“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李 鱓 ,“后七子”之一文学家宗臣,文艺理论家、“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经学家、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国学大师李详等。
970 多年前,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任兴化知县,创立了兴化历史上第一所学校一一兴化学宫.自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有 262 人中举, 93 人中进士,范仲淹功不可没。范仲淹官至副宰相,政绩斐然,卒后朝廷赐谥号“文正”。经天纬地为文,品节端直为正。为纪念他, 1834 年,知县龚善思将兴化县丞署改建为文正书院; 1906 年,知县张绍棠将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2003 年兴化市委、市政府为变人口大市为人力资源大市,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民办教育,决定在城市新区建一所规模大、标准高的学校,市政府与北京新民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为传承兴化地区丰厚的人文传统,学校定名为“江苏省兴化文正实验学校”。
江苏省兴化文正实验学校选址于兴化城南新区,东依兴泰公路兴化大道,西倚英武南路,北临中和路,南傍八里铺路,征地 319.3 亩,预计建设总投入近 1.5 亿元。学校为民办公助性质。学校以江苏省兴化中学、板桥初级中学、实验小学为依托,三个学段分别以“兴中分校”、“板桥分校”、“实小分校”冠名。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部,最大规模为小学 3 轨 18 个班,初中 10 轨 30 个班,高中 12 轨 36 个班。实行寄宿制,在校生最大容量 4000 人以上。
学校规划建筑面积 93000 平方米,设有教学实验楼、图书信息楼、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等主体建筑,同时设计有标准田径场 2 个,室内温水游泳池一个,校内桥五座,全校建有中央冷暖空调。学校规划、建设充分体现人文性、园林化、水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