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戾十足的教师何谈“优秀”
“乱2篇扇4下,乱3篇扇6下,乱4篇我告诉你扇28下!成倍扇你大嘴巴子!”滚、弱智、他妈的、老年痴呆……据家长提供的光盘录音,2015年10月28日,沈阳市沈河区文艺二校东校区二年五班班主任刘老师至少29次使用上述词语谩骂学生,并将家庭作业与大嘴巴子“挂钩”,其间也听到疑似打耳光的声音。
面对家长的录音,刘老师个人辩称:自己要面对40个孩子,如果不说个别孩子,可能全班同学都没办法上课。难道这就是老师肆意辱骂学生的理由?诲人不倦是老师的可贵精神品质,可是这一切却被不堪入耳的谩骂与毫无尊严的体罚所泯灭。且不论家长的“窃听”合适与否,但若不是孩子多次哭诉,恐怕家长也不会出此下策,不得已而为之。刘老师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但却用如此恶毒的语言谩骂、侮辱甚至体罚学生,如何也与其“优秀”二字联系不起来。
怎样才能算优秀教师?笔者以为优秀的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和育人的智慧,“师者,人之模范也”。而刘老师的“优秀”恐怕只是单纯的与在“棍棒”威吓下逼出的学习成绩有关。现实中,现行的教育考核机制衍生出诸多排名、成绩以及表彰等,以成绩论英雄,以名次定高低,教育偏离了本质意义的轨道,认可一个学生看分数,评定一位教师依然靠成绩,忽略甚至摒弃了品德、素质的考核。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教师采用惩罚的暴戾教育方式压榨学习成绩也不足为奇。也许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孩子的成绩“看上去很美”,但谩骂体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粗暴教育让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这一切是用分数成绩所不能弥补的。
极速前进的时代如今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身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社会的和谐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爱孩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更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老师的爱是没有血缘的,但更是无私与博大的,那种爱是一种宽严相济,对孩子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有着一种润物无声、滴水穿石的力量。
遏制教育暴力根本在于重建师德。思想教育解决于长远,学校注重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制度建设解决于根本,对待教师虐待侮辱孩子事件要严厉追责,让制度惩罚成为限制教师行为的底线。当前教育的评价体系不能“唯成绩论”,要建立科学全面长远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道德与心理健康评价机制,约束规范教师言行,提高教师文明程度,让“优秀教师”实至名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