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先修大学课程打破学制壁垒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内,高中与大学之间有着天然的壁垒,而高考几乎是凿穿这一壁垒的唯一方式。就我国课程建设的现状而言,各学段基本采取“仰望”的姿态,小学课程仰望中学课程,中学课程仰望大学课程,鲜有学段能转过身来,反哺低学段教育。在这种框架下,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如同车之双轨,一直并行,却无交集。据报道,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改变这一状况,引大学课程入校,开设多语种课程,其意义非凡,可谓撬动了当前以学段为节点的育人模式变革。
大学丰富课程的引入对于学生而言,是实打实的福音。相对于较宽松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科目较为单一,学生的学科体验不够丰富,难以将当前有限的学科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关联。大学课程与职业生涯的关联度远高于高中课程,学生可以从丰富的课程中多方位认识自我优势与潜力,并与自己未来的可能职业建立联系。
然而,大学课程的引入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全面分析二者衔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考虑的是大学课程的难度问题。从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来看,大学课程很少有原封不动地直接安排在高中的,大多进行了难度调试和内容替换。比如,美国的大学先修课程在基本保留了大学学科的知识逻辑前提下,降低了知识难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的做法较符合中国的国情,它的要求是大学课程不能简单下放,而要量身定制。学校提需求,学校选课程,学校验收课程。这样一来,大学变成了高中的课程“供应商”,根据学校的需求,不断调整难度、门类和师资,从而解决了课程的难度差异问题。
问题还不止于此。高中的课程修习采用学分管理,所引入的大学课程既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就必须进行学分认定。那么,所引入的大学课程是否也按照既有的学分管理办法进行学分认定?这也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问题。
高中课时紧张是不争的事实,面对会考、高考的压力,很多学校不得已压缩非考试科目的教学时间,以保证学生有较为充分的时间修习考试科目。必修科目因为要高考,目前似乎只有校本课程课时可以安排引入课程。但一来校本课程课时本身就少,二来校本课程彰显的是本校的特色,如果统统置换成大学课程,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设置的意义。
“出口”问题回答的是学这些课程对学生升大学有没有实质性帮助。如果选修这些引入课程对高中生而言仅仅是增加了科目体验,获得了几个学分,而跟自己以后上大学没有任何关联,那么当前学校所说的选修踊跃现象还能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