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有“融通”意识
最近,不止一次听人说“看书不是越多越好”。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读书人对其所不了解之事的臆断,还是读书人基于个人挫折的反思。也就是说,这个判断在两种情况下是成立的:一是不读书,打心底认为读书没用,自然觉得读得越多越没用;二是死读书,不懂联系,不会消化,经验告诉他读得越多越乱套。
说“看书不是越多越好”的人,在分析问题时显然欠缺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首要一点是要明确你的话语前提和逻辑起点,其次是在表达观点时的审慎态度和批判意识,这样才能求得真知,至少能提出一个有意义的观点或问题。这种精神如果早年的学校教育没有教会我们太多,那么,唯有在持续终身的读书学习中自我追求。
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不少书,事实却一再显示,“读书多”对改善其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并无明显作用,以致他们觉得不能再读下去了?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失之于“宽”,二是失之于“窄”。前一种状态是读书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虽然日常勤于阅读,但因为没有目标和方法的支撑,读书始终没能成为其终身学习的重要抓手。后一种状态是读书虽然目标明确,但始终行进在窄窄的轨道上,甚至越走越窄,他看的那一大堆书实际上都在探讨某个专业或某个领域中的问题。
需要认清的是,我们如今面对的是现代知识体系,一方面比古代知识更庞杂,也更系统化、专业化,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知识的人为割裂。经常听到有教育学的硕士生、博士生说“我是学教育管理的”、“我是学高等教育的”、“我是学教育技术的”等,语气中透露着对专业领域的认同甚至是自得,但我有一次忍不住提醒道:“教育学只是一个学科门类,我们可能还要警惕:这样细分下去,我们对教育到底能知道多少?”
当然,我们知道学科、专业、方向等设置都是传授知识和学术研究的权宜之计,目的绝不是要割裂知识、造成条块化认知,这就需要出身于不同专业的人要有扩展和融通意识。英国思想家哈耶克说:“专业研究应当成为为建立一种全面的社会哲学而奋斗的起点,一个人要想使这样的奋斗有所收获,他就必须让自己的研究为自己打开视野,不把眼光仅仅局限于专业学科中的问题。”他认为,真正的学习和研究应该包括三个阶段,即一般教育阶段、专业训练阶段和综合融通阶段。
就目前的学校教育而言,对于前两个阶段都有比较充分的考虑和安排,中小学以及大学低年级致力于通识教育,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提供包括学科视角、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内的专业训练。相比之下,学校并没有给知识融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学校教育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也是走出校门、依然抱有学习意愿的人需要反思和自我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