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改“硬骨头”怎么啃
让村小课堂“活”起来
师资不足、村小分散、资金不够,农村教育发展有短板。但基层的教育局长说,孩子耽误不得,再难也要把短板补起来——
小规模校要办好
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农村中小学开始了大规模的撤校并点,中小学数量特别是小学数量迅速减少。应当说,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是切合实际的。
但近年来,随着校车问题、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问题的出现,国家强调要办好村小和必要的教学点。对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学校布局调整的出发点应该在哪里?
问题在于,有的地方政府理解片面,导致盲目撤并。少数地方之所以“积极”撤点并校,究其原因,一是财政投入不到位,无法保证所有校舍安全;二是教师配备不到位,特别是缺少英语和音体美教师,由此减少办学点,进而减少教育投入。
过度撤并学校带来的后果是由教育为社会服务,变成社会为教育服务。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背井离乡,带着孩子到城镇租房。这无形中加大了孩子的教育成本。
事实上,学生的成长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呵护的,三者缺一不可。特别是小学生过早地进入寄宿制学校,对亲情的观念就难以形成,还可能形成恐惧、陌生和不信任感。而学校更是一个村庄的心脏,一个没有学校的村庄是没有生气的村庄。
那么,我们对学校的布局、对村小的设置,是从质量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人的成长的角度出发?毋容置疑,应该是后者。“一个人最天然的需求就是亲子需求。”不管哪一级政府,不论哪一个层次的教育,在规划学校布局的过程中,都要考虑人的成长规律,把人的成长放在第一位。
因此,设置学校应该体现国家政策,体现民众意愿,体现人文关怀。当然,保留村小和教学点仅有教育部门的力量也远远不够,应该有财政部门的财力支撑,应该有编制部门的编制支持,全方位形成支持农村教育的格局。
农村课改必须改
目前,农村的中小学课堂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学校的课改大潮风起云涌,势不可挡;而另一部分依然坚守传统教学,不敢越雷池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