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科竞赛调查:细数那些名校“敲门砖”(3)
杨女士的孩子就读于深圳某国际学校,按理说,国际学校与国内高考升学体系毫不挂钩,但她还是十分支持孩子参加国内外数学竞赛。在她看来,深圳本地的启智杯和鹏程杯,含金量都很高。孩子从三年级就开始参加竞赛,完全是兴趣所致,获奖对他的自信心有很大激发,小学连续获得启智杯和鹏程杯最高奖以及美国数学竞赛(AMC)深圳赛区School Winner奖章。她认为中国的中小学数学相比欧美国家有优势,孩子将来出国学习,在中国打下的扎实数学基础会起到很大帮助。
3
奥赛名师称对待竞赛不必“妖魔化”
是否所有学生都适合走竞赛之路?什么时候学合适?曾经带出多名竞赛金奖学生的邦德教育集训队陆老师认为,对待竞赛,不必“谈奥色变”,也不会是升学的唯一通道,家长和学生应该理性选择。
陆老师表示,当前奥数、竞赛被“妖魔化”,实际上竞赛有让孩子受益的一面,比如对学习兴趣、思维方式会有很大提升。但是,从他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走竞赛方向需要真正具有天赋。所以,对待竞赛,应该看作为甄别孩子天赋的手段,而不是筛选、选拔学生的机制。“竞赛成绩只是作为一个加分项,如果孩子参加钢琴、演讲等比赛,也拿到好成绩,这在升学时一样会被看重。”
此外,陆老师还建议,孩子可以从四年级开始多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从中找到自信,同时可以找到针对性的培训。“一二年级主要是鼓励孩子发现和探索世界,而不是灌输知识,这时还不适合接触奥数和竞赛;到四、五、六年级可以作适当的引导,形成好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在未来以数据建构的世界里,相信会起到很大帮助。”
统筹:欧伟 文字:欧伟
制版:向丽宇 林泳希 卓志伟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