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老师齐出动!罗湖打造“教育强区”又有新动作
近几年来,罗湖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可喜成绩,同时不断增加学位供给,提升教育质量。
义 务 教 育 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富裕,这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终究还是要看教育水平。罗湖是深圳最早建成区,也是深圳教育积淀深厚的“教育强区”。近几年来,罗湖教育系统不断推出新动作,以均衡化、规范化、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经过持续的努力,取得可喜成绩。
学位篇“上天入地”增学位,今年预计增4670个
学位一直是罗湖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罗湖作为老城区,很多公办中小学的建成时间较早、用地面积小,造成学位一直比较紧张。“学位不够,我们‘上天入地’增加学位供给。”在上个月举行的《民生二维码》“城市质量提升年”系列访谈节目上,罗湖区长聂新平向网友们介绍了罗湖“上天入地”的教育工程,通过地下建筑、加层、扩建等方式增加建筑面积,改善学校教学用房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拓展学校空间,增加学位供给,为学校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据了解,罗湖2016年已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110个,并成立翠园中学等教育集团。目前,全区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已达到80%,超过目标任务60%;公办中职学校按市统一标准实施生均拨款;义务教育阶段各类特殊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按普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的10倍拨付。
同时,罗湖区还扩大“大学区”试点范围,化解分流矛盾。2017年罗湖区小学招生在单校划片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大学区”招生试点。在原有四个大学区的基础上,增设二个大学区:“滨河—罗湖”大学区和“布心—翠茵”大学区。“实行大学区招生,学生可以在学区内的学校自由选择,排定志愿顺序,变被动分流为自愿选择,破解了分流难题,平衡了学区学位供求,有效化解学位紧张学校的压力和矛盾。”罗湖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试点三年来,在实行大学区的地段有效化解了学位紧张学校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罗湖区将推进18所学校新改扩建,在建的8所预计2018年底前投入使用,预计将新增各类学位4670个;19所学校进行“上天入地”挖潜拓展空间,以增加学位供给。
校园篇“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可在家门口读书
自闭症患儿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幸运的是,罗湖区“融合教育计划”让这些孩子不再孤独。
特殊儿童如何上学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难题。除了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也是大多数家长的选择,但该校学位紧张,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申请到。而且对于罗湖区的特殊儿童来说,学校离家远,而很多特殊儿童需要家长陪读,每天上下学大人孩子都很辛苦。2015年,在罗湖区教育局的带动下,笋岗小学开展了探索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模式的“融合教育计划”。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天天(化名)曾经让妈妈李女士担心不已———曾经的他不跟任何人交流,走进校园后还需要妈妈全程陪读,但现在这一切都因为走进罗湖区“融合教育计划”试点的笋岗小学而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