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能否批量培养”不是问题的关键
想当然地认为作家可以被大学培养,不如肯定大学对作家提高写作技巧和能力的推动作用,承认大学对提高作家素养的重要功用。
1988年,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也是唯一一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创办,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严歌苓等青年作家成为该班学员。这些年来,创意写作班在各个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可质疑也随之而来:作家可以被批量培养吗?(《广州日报》9月21日)
再次引爆“作家能否被批量培养”话题的,是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首届创造性写作专业硕士班开学,孙郁、阎连科、刘震云、梁鸿、张悦然等担任常规授课老师。这不是孤例。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都开办了创意写作班,人大与其不同的是实现了自主招生。在给公众更多期待之余,问题也来了:作家能不能被培养?能不能批量培养?或者说,作家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与“大学里培养不出作家,产生不了作家”的论调相反,刘震云的观点是“我想问,大学之外哪个地方产生作家?农村产生作家?工厂产生作家?这样说的话,哪儿都产生不了作家。作家是从作家本身产生的,不管生长在什么地方、哪个民族。”尽管我们必须承认作家产生于社会、成长于社会,但作家更需要特殊的个体成长环境特别是精神环境。
事实上,一些作家确实与大学结缘,如莫言、余华等近40名青年作家出自1988年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文学创作研究生班。这显然是一种成功。但到目前为止,笔者视野所限,没有看到有什么资料证明大学学习到底给了作家成长什么样的支持。这恐怕是公众和社会质疑的要害所在。要知道,更多的作家不是大学培养的,而是实践培养的结果。
想当然地认为作家可以被大学培养,不如肯定大学对作家提高写作技巧和能力的推动作用,承认大学对提高作家素养的重要功用。通过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许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没有很高的学历。如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仅有初中学历,199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德国作家君格拉斯,其高中未毕业便被征召入伍。格拉斯提出一个观点:“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一辈子在完成高中学业,他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补救……”推理开来,作家能否被批量培养的议题是不是充满了对作家和大学的双重不信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