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创业离世界有多远(2)
中美大学生创业差异源自何处?
一些专家对美国创业现象给出的一个简单的解释是,高校更容易吸引雄心勃勃的“聪明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最好的教育,所以当他们开始早期创业时,表现出的多是训练有素和满满的工作激情。但这不足以解释中国大学生创业群体中高学历者比例反而相对略低的状况。中国高校同样具有对“聪明人”的吸引力,但出现的却是学历水平与创业比例倒挂的情形。如果说中国创业群体的学历分布反映出的是学历越高群体,创业积极性越低的状况,那积极创业的高学历者,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青年创业报告》展示的另一个结论恰巧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中国青年创业者存在的不足是他们在中高技术上并没有优势。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仅有不到2%的青年创业者是基于中高技术的创业。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同样揭示了这一现象,作为青年创业者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群体,其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训、服务、餐 饮、零售等行业,从事的主要职业分别为“电子商务专员”“总经理和日常主管”“非农产品的批发和零售卖主”等。相对而言,创业项目所在行业和大学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对大学生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即他们的创业项目多集中在人们惯常所说的低端行列。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创业尚且如此,那些未经过高等教育洗礼的青年创业者更难进入中高技术产业创业。
创新教育是创业的唯一出路
中国大学生创业月入万元的新闻频见于报端、网络,但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创业的案例却屈指可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路,但在低端创业中大多数专业知识并未得以运用,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都是极大的人才和资源浪费。《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多是为了创业理想、更好的收入或者好的创业项目而创业,但当低端创业项目与高涨的大学生创业热情碰撞在一起,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即大学生所认为的创业理想、好的项目和收入本身定位或许就不高,对创新或专业技能的需求较低,所以尽管是主动的机会型创业,但大多数大学生创业仍然处于低端创业行列。这一问题或许与高校创业教育的缺失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创新能力缺失,可能让毕业生主动选择并从事创新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