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教育论争不能陷入“比坏”逻辑
最近几日,BBC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教育》,引发了中英两国民众的广泛关注。随即,一场围绕中英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论战就此展开。有网友质疑,BBC的纪录片,是在故意抹黑中国教师。而英方制片人则回应,确信这是一次比较“公正”的对比。
中国教师“支教”英国,与国外学生会发生怎样的碰撞?中国教师指责英国学生太散漫,而英国学生则认为中国教师太机械。BBC纪录片从某个角度记录下了这场教学实验,也许有失偏颇,但是对于教育本身而言,却是不错的分析样本。
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中西当然有分歧和差别,却并无意味着水火不容。事实上,教育作为文明演进的载体,它本身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就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英国的课堂并非完美无缺,中国式教育也不是毫无所长,如何在教育模式和理念的碰撞中,发现彼此的优劣,从而取长补短,恐怕要比立场先行的口水仗有价值得多。
有对比有参照,不仅相形见绌,也能相形见优。而在对比中能否正视自身的弱点,看见对方的优点,决定着中英教育能否在这场实验中共同进步。陷入“比坏”的逻辑,无视自身的缺陷,更看不到彼此的优势,那么存在于各自教育模式和理念中的问题,势必在这种僵持中陷入无解的困局。
中式教育有没有问题,当然有,比如说素质教育依然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捆绑,学生缺乏独立性和想象力。英式教育有没有短板,也有,比如中国教师指出的学生懒散、课堂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当然不能回避,更不能陷入到“比坏”的逻辑、混乱的口水仗之中。
围绕中英教育的论争,应该是场理性的切磋交流,而不是一场攻防战。通过这场教育论战,我们希望看到的不是论争双方的成败,而是中英教育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