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学费”被取消评优 大学的人文精神哪去了
26岁大学生王昱人曾经“感动吉林”,她6岁起带着弟弟拾荒给患病父亲买药,十多年间靠捡废品捐款近3万元资助80名学生。她最近“震惊羊城”,今年4月大学毕业前夕,突然从华南师范大学离校出走,当时正参加一等奖学金评选。
王昱人“消失”近4个月后,重新走进了网民的视线。围绕她出走的各种猜测、指责、挖苦是否能烟消云散,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来自“校方”的各种消息早已构筑了坚固的“防线”。王昱人此次讲述“欠学费,没有资格评优”是她出走的主要原因,这是否揭示了事件的真相,似乎也只能等待校方澄清。
但这一想法显然太不现实,因为在王昱人“消失”的这4个月里,“校方”的回应一直表现得异常坚定,“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措辞从来没有变化。但有一点已经十分清晰,校方在评优中确实贯彻了“欠学费,没有资格评优”的“规定”,那么,王昱人“因欠学费”而出走的陈述就接近真相了。
王昱人之所以“感动吉林”,是因为贫困和感恩,6岁起带着弟弟拾荒给患病父亲买药,十多年间靠捡废品捐款近3万元资助80名学生。这样的孩子理应被看作青年大学生的学习楷模,这样的品格理应被当作青年大学生精神的灯塔。可是,王昱人走进大学后,“学校也并没有单独给过贫困帮助”,在临近毕业时,因“拖欠大三、大四两年学费”而被强硬地取消评优资格,不能不给人“十里不同天”的感慨。
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这句话经常被用来解释“大学的人文精神”,由此人文精神被视为大学文化价值的灵魂和核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就被公认为大学教育功能的定位。
王昱人的遭遇是一面镜子,映射了一些高校“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的办学重心发生了偏移,人文精神出现滑坡甚至被抛弃。《大学》开篇便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被视为古代思想家的“大学”三纲,就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就是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大学文化价值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