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 防范缺位引深思(2)
安全TIPS
出行应尽量结伴,单独出行应该与室友、朋友、父母交代,并保持联系。学会借助外力保护自己。当遇到不法侵害或危险时,要保持镇定,懂得借助警方或保卫部门的力量来保护自己,保存实力,切忌凭一己之力去拼命。
教育帖
过度保护的家庭教育限制了孩子
陈岫分享了一个案例:来自珠三角的一名女大学生,从小到大,上学、放学、假期都是家长车接车送,没有坐过任何公共交通工具。记者也发现,为了升学、考试,如今的孩子往往除了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用管。陈岫戏称,家长们似乎幻想着孩子18岁之后,天然地就学会了生活技能。而事实是,过度保护的家庭教育,没有很好地启发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也没有给孩子尝试自己管理自己的机会,更限制住孩子发展出更多的能力。而跟随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与启发更加欠缺。
安全TIPS
家长帮助孩子做太多会让孩子没有空间。而给孩子空间,不仅仅是给孩子一间独立的房间那么简单,更要让孩子尝试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家长的角色是作为后备力量支持孩子,在有困难时同孩子一起商量,而不是主导。家长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社交关系,使他们发展出自己的能力。
高校安全教育重宣教轻实操
很多家长有种“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的观念,但实际上,大学不是保育院,大学给予学生的安全保障也是有限的。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保卫办主任陈东向记者介绍,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宣传单张、橱窗、横幅、微信、微博、手机短信、安全教育讲座、消防疏散演练和防爆恐技能培训等形式开展。以中大珠海校区为例,微信和手机短信相结合的宣传效果较明显,当出现新的治安警情时,通过学生手机,把案情和防范手段编辑成短信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相对及时、有效。陈东介绍,以诈骗案为例,今年1-6月,中大珠海校区与珠海高新区其他三所高校相比,校区发案率下降了超过80%。
那么,高校安全教育实际的效果如何?“危险并不常在身边,时间一冲淡,还是会疏于防范。”女大学生林晓慧告诉记者,自己受到的安全教育多来自于网络推送或亲朋好友的琐碎提醒,学校官方的警醒较欠缺,太老生常谈的东西又很容易被忽视掉。
李运英则认为,除了入学时的安全教育,就是平时的书面通知或提醒,可操作性比较小,不能很好地锻炼自我保护与防御能力;防范意识有了,没有相应的能力也没有用。另外,她特别提到,高校安全教育多是针对全体学生的,面向女生的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