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受访者认为当下人才评价严重“唯论文化”
当下,论文造假现象屡屡发生,而这背后的现实是,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想评职称,大概都逃不过“论文关”。为了达到有关论文数量的硬性标准,有人疲于应付、甚至影响本职工作,有人通过造假试图蒙混过关。
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59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2%的受访者指出现在人才评价“唯论文化”现象严重,69.1%的受访者认为职称评审中对论文数量的硬性要求不合理,66.4%的受访者呼吁改变人才评价“唯论文化”现状,让职称评审回归职业本质。
69.3%受访者直言身边论文造假现象多
牛萍是北京某高校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化名),她曾参加学校训练营举行的国外游学考察活动,分析新加坡涉华报道。牛萍的分析结果最后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不过,连牛萍自己都认为这篇论文很“水”:“当时我对于内容分析这种研究方法还不了解,照搬了北大一位老师关于Facebook涉华报道的研究模式,研究过程不是很严谨。”牛萍说,学校组织方鼓励学生考察归来发表论文,并且承诺给报销一定的版面费。最后,她花了一千多元将这篇论文发表在一个非核心刊物上。
“大学里学生和老师论文造假现象肯定是有的,但造假论文一般都出现在普通刊物上。”某高校传播学院办公室老师刘琴(化名)认为,核心期刊论文审核比较严格,造假论文不常出现。
调查中,19.8%的受访者直言当下论文造假、买卖现象非常多,49.5%的受访者感觉比较多,15.4%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少,仅2.6%的受访者觉得没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彭剑锋指出,现在我国的论文数量全世界排名第一,但是有创新的论文较少。一方面,低端的、重复性的、资料性的研究过多过滥;另一方面很多“八股文”不关注实践,没有内容,只模仿国外论文的形式。
调查中,82.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人才评价“唯论文化”现象严重,24.8%的受访者直言非常严重。
“既然在这个游戏规则里,就必须要适应它”
为什么论文造假屡禁不止?调查中,60.0%的受访者归因为当下学术评价体系盲目追求论文的数量和级别,58.0%的受访者归因于论文与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挂钩,44.1%的受访者认为论文造假源于学术氛围腐化,33.4%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论文评审制度不科学,15.4%的受访者指出写论文评职称的人往往没时间搞科研。
南京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系教授彭纪生说,在现有的导向下,各个单位都很注重论文。医院评三甲,考核指标里面就有论文;申报国家科学基金,结题时要看论文;教师教书育人是主要工作内容,但是现在不管研究型大学还是一般大学,都要求论文数量;学校评估、学科排名、申报博士点硕士点这些最后都对论文有要求。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