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第十四中学毕业证样本
威海第十四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特色学校的创办
威海十四中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新课程改革,努力学习《威海市环翠区关于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有关精神,大胆探索适合于自身的办学路子。经过全校师生的精心论证,最终确定出了我校的创建特色为:“培养合格加特长的新型人才”。 一、提出依据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创建学校特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与创建特色学校,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而创建特色学校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外在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发展,满足不同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个性化的学生”。我校的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环翠区乡镇中学前茅,在2004年中考中,学校的各项指标均名列均环翠区乡镇中学第一,其中总分达到500以上的有60人,570分以上,非区直中学共有九名同学,其中我校就占有五名学生。其中丛静、宫泳江同学分别以598分和592分的好成绩高居全区前茅,名列乡镇中学第一、二名。达到威海一、二中录取分数线(473分)的有91人,占学生总数的16%,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线(380分)的有178人,占学生总数的48.1%。学科奥赛成绩斐然。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连续三年获得威海市个人得分第一名(1999-2001),其中2001年张慧敏同学代表威海市参加全省英语竞赛获得写作类全省第三名,听说读写综合考评优胜奖。全国数学竞赛也是连续多年位居全区乡镇中学前茅,尤其是1999年,我校在全国数学竞赛中名列环翠区第一名,2003年数学竞赛预赛我校团体平均分又列全区第一,其中马俊杰同学个人得分名列威海市第一名。多年来,物理、化学、生物等奥林匹克竞赛,始终名列环翠区前列,乡镇中学第一名。我们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努力培养既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又具有良好个性特长的新型人才,增强学校的竞争能力,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最终确定了“培养合格加特长的新型人才”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重点。 二、预期目标 依据教育发展规律,我校创建特色学校在近期的发展目标确定为: 1、全校各学科教学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使每一位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创建特色学校奠定提供保障。 2、广泛宣传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力求使全校师生人人为创建特色学校献计献策,使每一位教师、学生都能够投入到创建特色学校的实际工作中去,形成创建特色学校全校一盘棋的局面。 3、要健全科研网络,把创办特色学校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和动力,使所有部门都能关心特色学校的创建,使全校师生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 4、每位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在某一方面形成自己的特点、特长,以特色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学习,以其他学科学习促进特色学科优化,将学生局部特色发展为学生整体的个性风貌。 5、学校以“培养合格加特长的新型人才”特色项目带动学校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以其他工作促进特色项目的进一步优化,使学校局部特色发展为学校整体的优势。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更大的发展,使学校的整体工作再上一层楼,在学科奥赛、中考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要名列环翠区前列。 三、措施与保障依据 1、整体规划,全校互动 在特色学校发展的进程中,学校制定了长远和近期创建规划及目标,明确提出:各学科教学要以基础知识传授为总抓手,以奥赛为切入点,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教师是创办特色学校的根本保证,我们精心挑选了部分业务素质高的教师负责特长教育辅导工作。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务必树立特长教育一盘棋的观点,依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把特长辅导班从低年级抓起,选好苗子,为高年级提供人才做好基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别组建奥赛特长辅导班,要求全校的所有科任老师、班主任老师都要积极配合学校制订的特长教育培养计划,为奥赛辅导班开展工作提供支持。 2、细致操作,措施保障。 学校建立了奥赛特长生档案,成立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等学科在内的特长班。各学科奥赛活动时采用定时间、定地点、定学生、定内容、自编辅导材料等方式,积极开展特色教育研究活动。经常召开奥赛辅导班师生会议,征求师生对奥赛辅导班的要求和看法,处理好特长培养与一般学习的关系,使特长培养带动一般学习,而不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和负担,成为优生优培的重要措施,而不是为参赛而突击。 3、改革评价,提供动力。 为了及时检验各特长班的发展情况,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提供指针。各奥赛特长班举行了一系列的比赛竞赛活动:在奥赛辅导班内部,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对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优异的教师,学校都要召开大会,隆重予以表彰;同一级部内,班级之间相互竞赛,优胜班级年末颁发“流动红旗”;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对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的同学将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使他们成为每一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明星。 在“培养合格加特长的新型人才”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进行尝试学生评价改革。上学期我校《新型学生评价模式的研究》已申报为威海市市级课题,成为我校的第二个市级实验课题。在运用过程中,使《学生课堂学习档案表》与《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公正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学生评价,过分重视“结果”,不注重学生评价的激励作用、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重视学生平日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而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论,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之上,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我们在初一、初二、初三级部的所有学科全面推进学生评价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学生课堂学习档案表》,着力激励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创新精神。要求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做出积极的评价、反馈;每学期教师评价学生的人数要至少占所教学生总数的30%;评价的项目至少占所有项目的60%;要求教师灵活运用、细致操作,学期末要写出评价报告上教学校教务处,要写出学生的特长、特色,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造力,教务处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以便填写《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学校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的实践中,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在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及时将各种内容填写完整,其他科任教师也要将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填写好,要做到及时、公正、全面,不走过场,教务处每学期对此进行检查,量化得分列入考核。每学期举行相关教师的学生评价改革研讨会、交流会,将进行书面交流。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要发展学生个性、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也要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现在我校全体学生的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已经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局面,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学习风气蔚然成风。自1998年以来,我校在各学科的奥赛中成绩始终名列全区乃至全市前列,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的教师有50余人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的学生有200余人次。 4、队伍建设,重中之重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教师是创办特色学校的关键。所以,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大量的个性特色突出的教师理当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前提。 特色出自于个性,因此特色教育出自于教师不同寻常的兴趣、气质、性格等。我们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培养我校的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才能、政治素质,而且要有真诚的爱心、童心、事业心,更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师范教育工作应该善于研究优秀教师的一般特征,强化培养特色型教师的意识,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切实造就一批有个性特色的教师,为创办特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的师资培训工作也建立特色培养的指标体系,采取适当而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素质,以保证在职教师的高质量。与此同时,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加大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实施优胜劣汰和优化组合策略,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特优教师,并有效惩处不负责任的教育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