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评:“北清恶性抢生源”掀开招生乱象一角
北大清华这两所名校因争抢高考状元掀起的微博骂战持续发酵: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教育部新闻办官微首次回应称, 教育部已要求相关高校遵守招生工作纪律,切实维护招生工作秩序。两所学校也似乎感觉到了不妥, 北大方面表示,坚决反对个别招生人员在招生中的不文明行为,希望此类事件不再出现,望每一个孩子进入适合自己的大学。而清华方面则称,已重申招生相关纪律,要求有关人员删除微博,希望各招生组继续做好咨询工作,充分了解考生意向,服务好考生和家长。
可是事情远未平息,也难以消除人们的担心,这是因为:一方面, 教育部“历来高度重视”维护高校招生工作秩序,在今年2月份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了“26条禁令”,其中包括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可现实结果如何呢?另一方面,据央视报道,北大清华抢生源只是名校抢生源的集中代表罢了,其实,冰山之下,有不少名校也早已按耐不住。只不过,这种背地里暗施伎俩的较量实在拿不上台面。这说明,名校争抢各地高考高分生源早已见怪不怪,甚至恶习成风,潜流涌动。
以北大和清华为代表的名校抢生源的做法实在令人汗颜和不齿。因为,他们抢的目的并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抢的是名气、是地位,是带头大哥,当然,名气和地位背后则是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至于抢来之后如何因材施教,那就另当别论了——
一位高分考生就曾表示,尽管自己在高考后被两家名校争抢,但到校以后却发现自己被晒在一边无人问。事实上,北大清华这些年抢的高考“状元”不少,这些被抢来的状元一旦进入大学,多数光芒黯淡,至于毕业之时怎么样,早已“门前冷落车马稀”了。抢生源的功利性心态由此可见。
也许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对大学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大学自身也并非不懂,教育部也并非不晓得其中的利害,既如此,为何还年年上演抢生源大戏甚至为此大骂出嘴、大打出手?名校招生乱象背后难道不该反思我们的招生录取制度吗?
事实上,除名额极其有限的自主招生外,当下我国的招生录取制度还只是“唯分数论”——考生由高到低排名,这就使得不少名校不得不抢,因为,抢的状元和高分考生愈多,其最低录取门槛就愈高,其牌子就会压过对方。至于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上的较量,那太慢也效果太不明显。更何况,国家教育经费的拨付与此挂钩否?
不光看分数,还要综合素质;不光看笔试成绩,还要看面试结果;不光看看得见的素质,还要看社会实践活动下的爱心和责任心——这就需要改变当下的统招统录的高考录取制度,扩大学校自主招生权,让考生和学校能够互相选择。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