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令”满一年:爸爸为我又打工 留梦想OR留爸爸?(2)
来源:高中家园网
“成绩好真的是好事吗”
临走前,父亲向亲戚借了3000元钱,给朱仕云买了辆电动车——从学校到家里接近10公里,爸爸不放心女儿。
父亲走了,朱仕云依旧矛盾,这个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是不是好事。因为一旦考上,不仅爸爸的负担会更重,而且妹妹要走上和自己一样的童年之路。有了这个到县城读书的愿望,她开始教6岁的妹妹洗衣做饭。
复杂的心境,在一场提前测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前,朱仕云参加了盱眙附中的提前测试,结果差了0.5分没有被提前录取。得知分数时,她难过得哭了,随后又觉得没考上也许不是坏事。
朱仕云的家附近,尽是崎岖的山路。两侧风景如画,但一片荒凉。这个从小孤独的孩子,想必仍在纠结。
记者手记
我曾不理解家长,现在更多是无奈
按照河桥小学校长朱鹏举的观点,朱仕云是留守儿童的代表。
朱仕云的父亲高中毕业,其实当年高考只差了两分落榜,最终只能依靠苦力养活两个孩子。在收到法院的督促令后,父亲立即赶了回来,可面对有可能出现的高额学费,父亲无奈之下,再次踏上打工路……
朱仕云,一直在挣扎着,要不要考上盱眙最好的中学,完成自己这些年努力的梦想。她想和爸爸每天在一起,可又不甘心自己小学六年的努力白费。她唱歌很好听,她唱了一首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让现场的记者和法官眼眶泛泪。
去年前往盱眙采访,心里是一种对留守儿童的怜惜,对那些抛下孩子外出打工、常年不归的父母的无法理解。而通过朱仕云和她父亲的故事,除了怜惜之外,还有一种无奈的感觉。
6月,即将毕业。临别,面对家徒四壁的朱仕云和她的妹妹,我甚至不知道,应不应该祝她考上满意的学校……
延伸阅读
“督促令”发出后 青少年犯罪率真降了
盱眙法院少年庭的庭长金刚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从去年5月21日发出首张督促令起,这一年,他们共发出了7份督促令。
盱眙关工委在今年给法院的报告中表示,一年来,25周岁以下青少年犯罪数量明显减少。盱眙政法委书记高为淼在今年初的一次报告中表示,青少年犯罪率下降了13%,一举摘掉了全市青少年犯罪重点县的帽子。2015年5月的统计,盱眙25岁以下留守青少年犯罪比例从34件,下降到了16件。
河桥小学的校长朱鹏举表示,法院督促令在学校产生了很大的反响。父母中有的一方回到了家乡打工,有些实在回不来的,增加了和孩子电话沟通的次数,有一些孩子,以前一年都不和父母通电话,而如今几乎每周都会接到父母的电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