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评:学术失德的背后是制度缺失
据报道,最近有网友举报,四川医科大学,也就是原泸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田耘,“编造假论文换取教授职称和行政岗位”。据学校官网截图显示,田耘有一篇论文发表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105页。然而实际上,这一页上的内容根本就不是田耘的论文。
田耘对此的解释是其论文发表在了增刊上,但该刊物已经有十多年不办增刊了,对此,田耘又该做何解释?其实,校方对其简历的修改无疑等同于已经默认了这又是一次学术造假事件。
2009年以来,各种学术丑闻频频曝光。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钢的一篇文章更被曝全文抄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称,中国所有的高校几乎都有学者涉嫌学术造假或腐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术腐败之风蔓延,以至于被频频曝光呢?
对此,有学者认为这是学术道德缺失的体现,也是社会道德缺失的体现。目前的社会环境普遍比较浮躁,人心大都向往名利,社会的心态不正,则学术之风亦不能正。
而在这样的学术失德背后,更深刻地反映的是社会制度的缺失。用人制度、监管制度以及法律制度的缺失是学术失德背后更深层的问题。
一方面,用人制度的各种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学术造假推进器。社会各种指标往往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应聘者需要满足各种硬性指标的要求才有可能被录用,在职员工也需要满足指标才能升职。而这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很多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很高。如此一来,求职者就必须不断深造,而大学教授、研究员则也要为了提升而千方百计以求达标。
然而,与学位和职称联系密切的学术论文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和获得通过的,这也就使得不少学生和教授采用弄虚作假的方式以求敷衍过关。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用人单位的一系列指标让学术腐败愈演愈烈,使学术界严重失德。
另外,监管不力和法制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术失德行为有了生存的空间。学术腐败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蔓延成风,监管制度的缺失与法律制度的不全难辞其咎。国内对于学术造假等行为既没有相应的举报机制,也缺乏完备的法案条例。真的“出了事”,相关部门常用的处理办法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而这种息事宁人的方式则无疑是对学术失德问题的包庇纵容。
现如今,唯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对于学术问题的监管机制,并推动用人单位的人员招录和升迁制度回归理性与严谨,发动全民的力量促进对学术界的监督,我们才有可能杜绝和惩处学术造假,才可正学术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