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
第一,走"文化兴院"之路,实施文明养成工程
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它甚至比一般的具体课程学习更重要。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他指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也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但不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所有成员特别是青年学生所感受到的是明显区别于工厂里"师傅带徒弟"式教育的氛围--他们在接受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同时接受文化的熏陶;他们在学到业务知识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为其一生的生活和发展都奠定基础。
在文化兴院中,坚持重点突破,全面提高,构筑特色,务求实效,组织实施了师德育成、文明养成、精品生产、载体建设、平安创建、特色铸成、形象策划7大工程。挖掘校园文化底蕴,请专业公司就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进行了总体规划,全体师生员工牢记"责任"(校训),形成了"知行垂范"的教风、"博知敏行"的学风、"崇德尚能"的校风。建成了2达广场、2个公园、6个文化园,建设了适合学生学习、休读的人文景区。发挥学生社团的生力军作用,现有院系两级学生社团36个,会员9000余人,学生社团贴近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对学生的文明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发挥学生宿舍的阵地作用,党团组织进公寓、学生社团进公寓、班主任辅导员进公寓,文化生活进公寓,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把学生宿舍建设成"温馨家园".
第二,"筑巢引凤"建基地,"产学一体"育人才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显着特点,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着力点,也是该院紧紧抓住不放的办学主线。为突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我们从教学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三方面入手抓突破。
该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教学基地建设上"筑巢引凤"、"借水行舟",依托或吸引地方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实现科研实训基地的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共同收益,实现了"多赢".一是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了实训基地投资多元化,保证了科研实训设备的及时更新。实习工业园吸引企业入驻,根据滨州拉长纺织产业链、打造中国"家纺之都"和国际家纺基地的部署,设立家纺学院,成立滨州市家纺研究中心,并联合亚光集团、春晓集团建设了家纺工业实习园,获得西班牙政府贷款250万欧元,与西班牙纺织及成衣机械协会、德拉萨纺织大学共建纺织教育工厂,与青岛海珊成套设备公司共建滨州春苑服饰有限公司。根据我市延长汽车零配件产业链的部署,和海德曲轴共建了机械工业实习园。滨州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已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不仅为师生提供了科研和实践基地,还办成了黄河三角洲的农业科技辐射源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部署,成立了软件工程学院,投资1000万元组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烽火国际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来自美国硅谷的海外博士及京博集团合作,建成全省一流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室,投资1000万元注册了滨州芯科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LVDS接口芯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与黑龙江鹤王集团联合,对奶牛场进行改制,成立了奥纳特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扩大了营销网络。另外,我们还在与有关企业联合,筹建电子、服装、毛纺等项目。二是在共建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目前,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导入CIS理念进行了整体形象策划,提升了学院文化品味,经营学院、全面质量管理等已向学院的各个领域渗透,学院正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程序,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以此为手段,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共建教学基地,以企业为主、师生参与运作,能够很快地与市场接轨,可以变消耗性的实验实训,为面向市场的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在培养市场上、技术上、管理上、观念上与社会"无缝隙接轨"的毕业生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