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栖霞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

来源:高中家园网

栖霞第三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栖霞市第三中学栖霞市第三中学位于栖霞臧家庄镇白洋河畔。烟青公路通其前,同江至三亚全国第一纵高速公路倚其后,交通十分便利,是一所市 级重点高中。学校始建于1952年秋(原为栖东县第一中学,1953年10月,栖霞、栖东两县合署,栖东一中与大杨家栖东二中合并定名为山东省栖霞县第三中学)。现拥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3名,教师员工166人,学历达标率88%。学校注重教学设施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图书、阅览、理化、生物、语音、体育器械、电化和微机室等均达到一类标准,是"烟台市规范化学校"。学校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被栖霞市教委、烟台市教委授予"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多次荣获烟台宇隆公司颁发的"英贤育弟子,圣地出状元"的锦旗。栖霞三中是学园、乐园、花园,更是数以万计莘莘学子成材的摇篮!建校至2009年详情创建于1952年的栖霞三中座落于民风淳朴、学风浓重、人杰地灵的全市重点开发镇------臧家庄镇驻地,学校占地170余亩,有22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130余名教职工。栖霞三中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尤其是近三十年征程,成果显著,令人瞩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指示,极大地鼓舞了三中的全体师生,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三中加大了拨乱反正措施,整顿了学生思想,加强了纪律和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学校的教学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1980年董校长把接力棒交给了郝铭恩校长,在郝校长和宋勤主任的主持下,老师们对“启发式”教学作了进一步的总结与探讨,制定了理科教学方案,以陈广礼老师的《错题集》为基础,调动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积极性,使三中的教学成绩一直居同类学校的上游,就在这一年,陈广礼老师被国家授予特级教师的光荣称号,学校利用这一契机,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随后有很多老师陆续走上学校的不同领导岗位。   1983年刘奎强继任了三中的第五届校长,在邓小平关于教育“三个面向”指引下,他一上任,就致力于抓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福利待遇,他提出“把三中办成栖霞县质量第一流,福利第一流的学校”,在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方面,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尝试,首先要领导班子改“领导型”为“服务型”。当时很多教师的家属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牵涉了教师很大精力,学校做出规定:一年四季农田的种收由学校帮忙,学校的拖拉机谁用即到,化肥农药由学校统一购买,教师随用随付款,春节年货,学校统一分配,教师一门心思教学就行了。   1986年学校出资盖了两排20间的家属宿舍,把农转非的家属全迁入学校,到1990年又盖起四排40间家属宿舍,干脆把尚未转非的家属以“农转农”的戏称迁入学校,三中办了两处校办工厂:印刷厂和电器厂,把进校家属大部分都安置在这两个厂子里干活,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当时学校还有几个大龄男教师没有对象,学校把解决他们婚姻问题的任务,交给了团委和妇女组织,设立“红娘奖”一时间成为奇闻轰动全校,团委书记王竹霞风趣地说:“我改行当媒婆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努力下,这些老师先后都喜结良缘。   1986年、1987年,连续两年高考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名,三中考生在全县率先扣开了清华大学的大门,87年其中有5名考生达到了清华录取分数线,一所普通农村高中一下子飞出这么多金凤凰,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求学者,操着不同口音的全国各地的学生,托人情找关系,硬往三中挤,有几位外省的家长专程陪学生就读。每班学生爆涨到80多人,一直挤到讲台,一个复习班竟挤进了120人,大家戏称它为“全国第一班”,那时真是人满为患!   由于三中成绩突出,从1986年起就被县教育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1987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团委也被县教委授予“春季绿化工作成绩突出单位”;1988年被县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的称号;1990年被县教委授予“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随着生员不断增加,原有的校舍日趋紧张,1987年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建、改建校舍工作。到1990年共建家属宿舍6排60间,图书馆一座,伙房一排,翻建教室两排18间,理化室14间,盖学生宿舍三排18间。硬化了学校的四条主干道,建炉渣跑道300米,修起了长1500米的大围墙,建景点四个,游泳池一个,彻底绿化了学校环境。这次“校改”吸纳社会投资60余万元,学校共占地170亩,合113220平方米,校舍面积14199平方米,运动场地12982平方米,植树2000余株,绿化面积56340平方米,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目标。   1987年首次职称评定三中有11名教师荣获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同年,陈广礼接替刘奎强担任了三中校长的领导职务。   三中非常重视培养、起用青年教师,学校制定了一整套考绩、考量、考勤、考德的措施和方案,建立了严格的透明评估制度和奖罚制度,使一大批成绩优异的教师成长为业务骨干,先后有50多名青年教师光荣地加入党组织,他们先后走上不同领导岗位,有的已进入烟台市的几所高中任校长,有的在我市其他学校任职。92年省电视台在《在党的光辉旗帜下》栏目内,录制了三中的新貌,宣传了陈校长的事迹。   三中的后勤工作,早在86年就作了社会化服务的改革尝试,当时的校长刘奎强是抱着让进校家属有事做有饭吃的目的,安排她们作为伙房的辅助成分而展开的,在实践中证明这一做法改善了学生生活,减轻了学校压力,受到学生的好评,也得到社会的认可。接着在全县率先实行伙房承包制,这样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引进竞争机制。承包者,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提高饭菜质量,加强卫生设施,利校利民,这一改革措施,迅速在全市各校推广。到目前三中进一步完善了承包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九十年代开始学校即着手构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烟台大学的支持帮助下,学校先后建多媒体教室两个,语音室一个,共拥有电脑50余台,建教师音像备课中心一个,电视设备10余套,还购买了复印机、投影仪,大大改善了教师的办公备课条件。   1992年胡学臣任三中校长,他在任职期间,仍然沿袭前任校长的好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教师的考绩、考量、考勤、考德的措施和方案,并鼓励培养拔尖人才。这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们勤恳敬业,因材施教,教学成绩突出,1996年、1997年、1998年,高考成绩上线率居全栖霞市第一名,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教体局也为三中颁发了“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的锦旗,尤其是1996年的高考,三中考生吕芳芳以总成绩882分成为烟台市理科状元,居全省第三名,同时吕芳芳所在的枣林村在三中就读的6名高三学生全部考入大学,因此该村委会特赠三中锦旗一面;在98年的高考中,栖霞市理科前三名均为三中学生。   1998年年底由张学诚接任三中校长,张校长接任第一步就加大了体育设施的投入。1999年学校建足球场一个,标准篮球场2个,购体育器材若干,师生的体育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教学管理与各项工作也进行得有条不紊,2000年和2001年被教体局评为“先进单位”。   2000年在校长张学诚的主持下,三中投资120余万元兴建一座建筑面积为1600平米的三层办公大楼,教职工告别了阴暗狭窄潮湿的简易平房办公室,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水电暖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同时又盖了两排20间的学生宿舍,一排8间的教师宿舍,改建了一个厕所,2001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51人,创三中建校以来最高纪录。   2002年6月,郝庆福调来三中任校长,假期中学校投资五十万元,打井、改造线路、装修全部教室,安装了宽带网,保证了师生用水的充足与卫生,使学生用现代化手段获取更多的信息。暑假开学以后,又重铺了校中心柏油大道。2002年底又坚决清理了校内外的违障建筑,优化了育人环境,被市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解决了眼前面临的问题之后,郝庆福同志又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多渠道融资加大了校改的力度。于2006年筹措资金350万元,建设了4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2007年上半年,学校又对教学大楼做了进一步完善:大楼主体粉刷、楼内墙面刮瓷、精心装修多媒体教室;楼前铺设了1500平方米的广场,修建了花坛。与此同时,学校又改造了学生宿舍,房屋的、瓦全部更换,屋内吊上顶棚,墙面粉刷一新,保证了学生的居住安全与舒适。同时又硬化水泥路面7300平方米。   2007年下半年学校又投资80万元着手改建了学校食堂、新建6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2008年暑假开学后全部投入使用。   2008年上半年学校又铺设了2000平方米的小球类广场,增设了一个网球场,三个羽毛球场,10个乒乓球场和与之相关的体育设施,三年三大步,三中的校舍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善办学硬环境的同时,学校也加大力气强化软的育人环境。为了增强教师素质,学校组织了多种活动:定期举办教师讲课基本功大奖赛;师德建设演讲赛;教学成绩评比台……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给落后者施以压力,奖罚分明。如此种种,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道德修养,使他们师德高尚,师能高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2007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三中被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栖霞市第三中学从历史的辉煌中一路走来,演绎着播种与收获,放飞着梦想与希望,在育高才、多育才的道路上迈出了稳健的步伐。“看今朝,数风流人物”,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天职的三中人,决心杨蜡烛奉献精神,无怨无悔耕耘于三中这方教育沃土,用自己学高身正的火花燃起学生立志成才的火焰。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