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大荆中学毕业证样本(2)
至此学校进行了第三次修建、搬迁。“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当年大荆农业中学创建者之一的向建老师说:“当时学校各方面条件很艰苦,学生劳动积极性很高,老师们带头劳动就更不用说了。当时老师们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主要是带着学生搞宣传和搞劳动。劳动任务主要是砍柴、烧砖、捡卵石、打土、搬运建校材料等”是的,我们这次全面调查大荆中学校史情况,当年的老师、校友自然谈起了“三易校址”的艰辛之事,他们说这是大荆农业中学一段珍贵的历史,可以说大荆农业中学是全公社干群师生用双手垒起来的学校,是用双肩挑起来的学校。现在省地税局工作的刘亮根校友,曾在大荆中学工作过,他参加省青年教师写作比赛,他的一篇《悠悠樟树情》就是当年第三次建校时的最好见证。昔日的小樟树苗,如今已是参天大树,径围不下3米,高高地矗立在校园中央,犹如荫凉的华盖,福荫着大半个校园,福荫着一届又一届校友从这里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这就是当年建设者的杰作。
二次命名经过一段地间的探索,人们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学生还是应以学文化知识为主。农业中学的局限性,主要是半耕半读,以学习农业基础知识为主。这样,虽说学生学了点知识,但微不足道,无论怎样也适应不了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全国各地盲目办学,没有从实际出发,也是事实。记得当时各大队都办了初中班,公社还办了高中。这样,就出现了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奇缺的矛盾。教学场地、教学仪器、教学教研等也很大程度难达到教育教学要求。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1972年3月汨罗县教育局正式颁发文件,将“大荆公社农业中学”更名为“大荆街初级中学”。
特殊使命这证明大荆农业中学完成了她在那个特定年代的特殊使命。从那时起,教育观念开始更新。学校课程完全按国家教育部全日制初级中学计划开设,教师按教学常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由此“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逐步形成。校园里书声琅琅,文化氛围浓浓。与此同时,在上级政府的重视下,办学条件日臻完善,这预示着教育的春天即将来临。时至今日,学校总建筑面积为7544,装备了电脑室,有多媒体教室,有科教大楼,有图书室,有寄宿生宿舍,有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各项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如今学校已成为汨罗市“花园式学校”、是汨罗市“窗口学校”,是汨罗市政府授予的“一级学校”。真是今非昔比。“国道贯通南北,渡槽飞架云天,群山捧日闪金辉,映校园……”的校歌声,回荡在蓝天、田野、校园…
一路凯歌汨罗市素质教育取得宝贵的经验,是全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典型县市。然而,在这块金字匾额上也有大荆中学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学校全方位控流,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多年来,学生年度巩固率一直稳定在100%这个最佳位置上,是汨罗市、乃至全国控制学生流失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