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淄博第七中学毕业证样本(4)

来源:高中家园网

学校成就

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淄博地区创建的首批高级中学,是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淄博市高考十强学校。学校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全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十年参加全国综合奥林匹克竞赛的综合成绩列全市第一,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奥赛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诞生了齐湘东、王振峰、张冠男、李冠升、李明等高考状元,有1000多人考入北大、清华等全国重点名校,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人数始终列全市之最。

下了高速路正直向南,不拐弯,一直到牛山路,再向东(左)拐,到第一个红绿灯向南(右)拐,过了铁路桥,就看到高阳公司,在桥头向东(左)走100多米,就到门口了。下了高速路正直向南,不拐弯,一直到牛山路,再向东(左)拐,到第一个红绿灯向南(右)拐,过了铁路桥,就看到高阳公司,在桥头向东(左)走100多米,就到门口了。 电话:(0533)3456789 淄博七中 即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在解放初期建校的原淄博七中,曾是周村地区一所著名的学校,办学成绩斐然,教学质量在淄博市名列前茅。学校地处周村区南郊镇的韩家窝村西的山坳里,在绿树掩映下的红瓦房和欧式小楼,就是学校的教室,办公室和礼堂。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真是个办学的好地方。 淄博七中的前身,是中国燃料工业部华东煤矿管理局第三职业学校,开办于一九四九年。办学初期是以培训煤矿职工为宗旨的。一九五四年改名为淄博煤矿职工子弟中学,招取的学生全部实行供给制,学生的吃穿及学习用品都由学校供给,这是优于一般地方中学的。学校经费充裕,在当时周村南郊还未通过电的条件下,学校配备有柴油发电机,照明由自己发电;运输工具有汽车一辆,主要用来运送粮食、蔬菜和燃料;学校还有电影放映机,星期天和节假日给师生放映电影;实验室的教学仪器比较齐全,图书馆藏书五万余册。这些在五十年代初期是一般中学不能与之相比的。 1955年年6月,学校划归地方管理,史名为淄博第七中学,交由淄博市教育局直接领导。淄博七中的第一任校长是张新帆(系军队转业干部,后任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科委主任等职)。此人对淄博七中的办学规模有许多大胆的设想,他主持在学校山门外的山坡上盖了可容纳2000人的大礼堂;还计划建新校门,那样站在校门口北里,可以鸟瞰周村城区的景物而一览无余。他想把七中办成一所全市一流的名牌学校。其后历任的校长有:吕洁忱、王福恒、殷海卿、王成山、焦梦非。历任的党支部书记有张圣华、亓奇、张精通、于文国。他们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的干部,能够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 淄博七中的教学质量所以能在全市名列前茅。这因为有一支事业心极强的教师队伍。当时教职工全部住校,大部分同志星期天也不回家,把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用在了教书育人上。教师能刻苦钻研业务、精心备课、上课和辅导,学校里教学研究蔚然成风,市教育局经常在七中举办观摩教学活动,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在原淄博七中的教师队伍中,有才华模溢、执教严谨的焦传生同志(后成为著名律师,文字学家、书法家),有甘当老黄牛,默默耕耘的王监玖同志(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两位同志都已去世。还有该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耿超(后曾任淄博一中校长)、原淄博教育学校院长王运卿、淄博师专副校长、教授吴蕴坤,他们都曾在淄博七中执教,把汗水洒在了这块热土上。1957年,淄博七中四级六个班学生毕业,在全市中考中夺得第一名,以后五、六、七、八级学生的××成绩,也都在全市名列前茅。 淄博七中从1949年建校,到1969年停办,只有二十年的办学时间,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历届毕业生中出类拨萃的有:现任中国能源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文泽(正部级干部、高级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司长马高基,原山东大众报社副总编辑、作家孙兆琪,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牛润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师参谋长邱慎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射击总教练徐开才(曾获世界新兴力量运动会男子射击冠军),国家一级演员、山东歌舞团副团长许荣爱,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淄博日报社党委书记盛范修,全国劳动模范。原淄博织染厂厂长唐作森等。曾在我区五大班子任职的淄博七中毕业生有王谋昌、胡明基、王怀业、聂玉柱、胡庆基、区政韩珂祥、韩桓祥。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全国遭受了一场浩劫,教育是重灾区,淄博七中在劫难逃。一九六九年六月学校停办,在学校被解散的过程中,校产被各公社瓜分,当时被争论的情况,作者至今历历在目。有的一件教学仪器,其几个部件被二、三家分别抢走,结果谁也无法使用。学校图书馆的几万册藏书,在“工宣队”的监督下,大部分被送到造纸厂化成了纸浆。在其中不乏中国的古典名著和象莎士比亚全集这样的世界文学名著。学校的干部和教职员,被分配到各公社匆匆上马的社办中学任教。在办学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同志们还是以教育事业为重,坚持工作,培养人才,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文革”结束之后,淄博市教育局将临淄第一中学改名为淄博七中。即现校址位于辛店城区南部的淄博第七中学,它和“老七中”是两码事了,这是后话。但是,原来“老七中”的干部、教师和学生,是永远不会忘记在这个学校里度过的岁月。 电话:(0533)3456789 淄博七中 即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在解放初期建校的原淄博七中,曾是周村地区一所著名的学校,办学成绩斐然,教学质量在淄博市名列前茅。学校地处周村区南郊镇的韩家窝村西的山坳里,在绿树掩映下的红瓦房和欧式小楼,就是学校的教室,办公室和礼堂。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真是个办学的好地方。 淄博七中的前身,是中国燃料工业部华东煤矿管理局第三职业学校,开办于一九四九年。办学初期是以培训煤矿职工为宗旨的。一九五四年改名为淄博煤矿职工子弟中学,招取的学生全部实行供给制,学生的吃穿及学习用品都由学校供给,这是优于一般地方中学的。学校经费充裕,在当时周村南郊还未通过电的条件下,学校配备有柴油发电机,照明由自己发电;运输工具有汽车一辆,主要用来运送粮食、蔬菜和燃料;学校还有电影放映机,星期天和节假日给师生放映电影;实验室的教学仪器比较齐全,图书馆藏书五万余册。这些在五十年代初期是一般中学不能与之相比的。 1955年年6月,学校划归地方管理,史名为淄博第七中学,交由淄博市教育局直接领导。淄博七中的第一任校长是张新帆(系军队转业干部,后任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科委主任等职)。此人对淄博七中的办学规模有许多大胆的设想,他主持在学校山门外的山坡上盖了可容纳2000人的大礼堂;还计划建新校门,那样站在校门口北里,可以鸟瞰周村城区的景物而一览无余。他想把七中办成一所全市一流的名牌学校。其后历任的校长有:吕洁忱、王福恒、殷海卿、王成山、焦梦非。历任的党支部书记有张圣华、亓奇、张精通、于文国。他们都是经验丰富、能力很强的干部,能够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 淄博七中的教学质量所以能在全市名列前茅。这因为有一支事业心极强的教师队伍。当时教职工全部住校,大部分同志星期天也不回家,把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用在了教书育人上。教师能刻苦钻研业务、精心备课、上课和辅导,学校里教学研究蔚然成风,市教育局经常在七中举办观摩教学活动,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在原淄博七中的教师队伍中,有才华模溢、执教严谨的焦传生同志(后成为著名律师,文字学家、书法家),有甘当老黄牛,默默耕耘的王监玖同志(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两位同志都已去世。还有该市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耿超(后曾任淄博一中校长)、原淄博教育学校院长王运卿、淄博师专副校长、教授吴蕴坤,他们都曾在淄博七中执教,把汗水洒在了这块热土上。1957年,淄博七中四级六个班学生毕业,在全市中考中夺得第一名,以后五、六、七、八级学生的××成绩,也都在全市名列前茅。 淄博七中从1949年建校,到1969年停办,只有二十年的办学时间,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在历届毕业生中出类拨萃的有:现任中国能源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文泽(正部级干部、高级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司长马高基,原山东大众报社副总编辑、作家孙兆琪,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牛润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师参谋长邱慎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射击总教练徐开才(曾获世界新兴力量运动会男子射击冠军),国家一级演员、山东歌舞团副团长许荣爱,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淄博日报社党委书记盛范修,全国劳动模范。原淄博织染厂厂长唐作森等。曾在我区五大班子任职的淄博七中毕业生有王谋昌、胡明基、王怀业、聂玉柱、胡庆基、区政韩珂祥、韩桓祥。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全国遭受了一场浩劫,教育是重灾区,淄博七中在劫难逃。一九六九年六月学校停办,在学校被解散的过程中,校产被各公社瓜分,当时被争论的情况,作者至今历历在目。有的一件教学仪器,其几个部件被二、三家分别抢走,结果谁也无法使用。学校图书馆的几万册藏书,在“工宣队”的监督下,大部分被送到造纸厂化成了纸浆。在其中不乏中国的古典名著和象莎士比亚全集这样的世界文学名著。学校的干部和教职员,被分配到各公社匆匆上马的社办中学任教。在办学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同志们还是以教育事业为重,坚持工作,培养人才,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文革”结束之后,淄博市教育局将临淄第一中学改名为淄博七中。即现校址位于辛店城区南部的淄博第七中学,它和“老七中”是两码事了,这是后话。但是,原来“老七中”的干部、教师和学生,是永远不会忘记在这个学校里度过的岁月。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