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靖城中学毕业证样本(4)
学校贯彻 “全面发展”方针,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重视研究教学规律,注意改进教学方法,适当控制社会活动,增加课外阅读与文体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制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1957年夏,为便于学校管理, 东门外分部定名为靖江县中学;本部改名为 靖江县初级中学,韩超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1958年8月,陆尔铨任副校长主持工作,9月分出越江、孤山两所初中,1961年10月分出柏木初中。1962年8月,陈振坤任副校长主持工作,范广惠任党支部书记。9月,民办红旗初中三个年级各两班并来,为附设民办班。1963年8月,丁辉南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在这一阶段里,尤其是1958年“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师生劳动时间过多,文化知识教学受到影响。1959年,省委书记陈光强调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正常教学秩序。1962年学校提倡教师做到“五认真”,教学中要求做到“五个为主”,即教师为主、书本为主、课内为主、基础为主、平时为主。到1963年,该校教育教学上已形成三大特色:(一)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寓教于乐;(二)教师爱岗敬业,教师住校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三)教师开展大面积家访。1963年,学校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利用演唱会、话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雷锋精神,深受师生欢迎,得到时在靖江考察的团中央少儿部的高度赞誉。
1965年,学校认真学习和贯彻毛泽东同志的“七三”指示,师生深刻领会“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和“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辩证关系,适当调整了课内外学习、工作、休息、文体活动等时间,教学中贯彻了“少而精”、启发式、精讲多练等原则,推动了教学改革,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十年文革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十年动乱,该校遭受了灾难性的重创。校领导和多数教师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迫害。领导班子、教师队伍被搞乱搞散,校舍校具被破坏,图书档案被损毁,各种规章制度被称作“条条、框框”而冲垮。“文革”初期,教学秩序将近瘫痪。该校部分教师克服重重困难,教学活动时断时续。 1968年陈四纲任革委会主任。在广大师生的努力下,陈主任带领全校师生“复课闹革命”,学校保持“文革”前12个班的规模。1971年秋,学校教学工作进一步走上正轨。但在左倾思想干扰下,学校有许多“学工、学农、学军” 活动和宣传任务,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学工作。1972年樊明义任革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学校努力化解各种矛盾,恢复教学秩序,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1974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后,该校教学工作已基本正常化。1975年,广大师生自发抵制“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学校对办公、作息及财务管理等方面都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