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炎陵县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2)

来源:高中家园网

办学成绩

炎陵一中校园一景学校遵循“以完整人格塑造高尚的人,以现代教育培养全面的人”办学理念,朝着“创品牌学校,做品牌教师,育品牌人才”的发展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措施,充分发挥省示范性高中的示范作用,2005-2006年教育教学质量飞跃提升。2005年高考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一次性本科上线333人,其中本科二批以上163人,总上线率达99.3%,录取率跻身株洲市12所省级重点中学第二位。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98% 以上,理、化、生实验、劳技考查合格率达100%,信息技术考试合格率达99.83%,体育合格率达98%。学生参加各级中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获国家、省、市、县级奖励368人。

历史沿革洣泉书院

洣泉书院,原名烈山书院,取炎帝诞生地之意(《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又号魁隗氏,本起于烈山。”),在县城西北角(今大操坪内)。

洣泉书院乾隆十九年(1754),为知县周仕魁所建。

嘉庆二年(1797),知县赵宗文增修书房,见县内有洣水,发源于桂东八面山北麓,自东南流向西北,纵贯全境,源远流长,为寓意双关,即“山下出泉,泉为水源,学者诚能如泉水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可不至”,以勉励诸生,故易名为“洣泉书院”。

道光五年(1825),知县沈道宽将院址迁至北城外校射场(今高尚坪),新建院舍,“按酃湖在郡(衡阳)东四十里,县袭湖名,院故袭县名”,命名为“酃湖书院”。

咸丰五、六年(1855、1856),酃湖书院遭战争破坏而荒芜。邑绅万典璋于咸丰末年,“撤酃湖故材”,在洣泉书院旧址,独资新建。

同治二年(1863),复名为“洣泉书院”。

光绪三十年(1904),孟广荣与热心改革的士子倡议将洣泉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又更名为私立乐群高等小学校。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酃县,曾在洣泉书院居住。

1943—1951年,洣泉书院曾作酃县初级中学第一舍。该书院现为“毛主席在酃县革命活动陈列馆”。

梅岗书院

梅岗书院,在县城东门外桃花园(今炎陵一中内)。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知县麦连倡议,武举朱光贤与文举贾元贞等于建成,因院南有梅峰,故命名梅岗书院。书院设山长、总理、监理、分理、首事各一名,教习和其他工作人员数名,有生徒48名。

光绪三十一年(1905),书院改为梅岗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 (1912)又改名为私立普育高级小学校。

1943—1951年,书院作为酃县初级中学第二舍。

1952—1973年,县中(今炎陵一中)扩建,梅岗书院的房舍全部拆除。

酃县县立中学

1941年3月,酃县县长肖坤以“本县地处边陲,文化水准甚低,过去学校除与茶、攸、安三县联合设立的简易乡村师范外,最高学府仅有高级小学,近年生活程度增高,小学毕业生出县升学困难,实有设置县立初中避免青年辍学之必要”为由,组建筹备委员会,筹备办学事宜,向县政府行政会议提议创办县立初级中学。省政府以经费挹自小学,具予否准。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