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浦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
南京江浦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高中成绩单、前文——滋兰树蕙 继往开来 流淌的历史在这里凝固。闪光的镜头在这里聚焦。江浦的教育史上将永远载入这浓墨重彩的一页:位置新校东与海军电子工程学院相邻,西与南京市金融专科学校为伴。面对青山,前绕绿水,清静幽雅,实乃读书学习的绝佳之处。校园环境校桥方正,校门半圆。寄寓着设计者“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的创意。校名由已故“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的遗墨集成,笔力苍劲,浑然天成。 新校园分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呈“品”字形摆布,大气、雄浑。教学区居南,视野开阔,形象突出;生活区靠东,依坡就势,错落有致;运动区偏北,场坡结合,平缓舒展。新校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分别由科学馆、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等18栋风格各异的建筑组成。各主要建筑物之间均以边廊相接、回廊沟通,创造出典雅与活泼结合、质朴与清新共存的艺术境界。 跨入校门,直贯中心广场。钟塔矗立,喷泉飞溅,现代和传统、静穆与流动在这里和谐地交融。 科学馆面向中心广场,呈环拥之势,是校园内标志性主体建筑。醒目的天文包象硕大的银球镶嵌在楼顶。 藏书近十万册的图书馆设于中心广场正东,各阅览室南北分置,报刊、杂志琳琅满目。 办公楼位于中心广场西边,与教学楼连通。楼中,内庭贯通上下,空间平中有变。 教学楼地处办公楼北侧,沿河西风景带展开,楼院融合,环境静谧。 校园偏北的运动区,同时建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和体育馆。 公寓化的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空调、电话、卫生设施配套齐全;现代化的餐厅卫生、整洁;全校可容纳2000名学生食宿。 大校园,小社会。服务网点配套齐全,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们的生活。 校园内鲜花绽放,绿草如茵,绿化率达46%以上。50米宽、400多米长的绿化区沿河而建,依坡就势,宛如绿色的绸带,向远山伸展。先进设备校园内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齐备,校园网、闭路电视、微机室、天文台、演播厅、报告厅、理化生实验室、电子备课室等,一应俱全。 各教室都按多媒体教学需要配备了电脑、液晶投影机和视频展示台。 置身新校校园,放眼满园秋色,怎不让人百感交集?怎不令人荡气回肠?历史拂去历史的烟尘,追寻逝去的岁月,61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一九三九年,有识之士王明学先生借星甸大赵村,首创“教育部战区巡回教学团江浦中学补习学社”,这就是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的前身。 一九四0年秋,姚镜涵先生在星甸老房董创立“江浦县立初级中学”。 一九四三年,学者虞明礼先生在安徽肥东油坊集祠堂高恢复被迫停学的江浦县中。 一九四五年秋,抗日战争胜利,江浦中学结束流亡,返回县境。先后辗转浦镇龙虎巷、“河北同乡会”,珠江镇东岳庙,南京马道街,直至江浦解放,才又重返县城。 61年风雨,61年坎坷,61年辉煌。江中的历任主校者和优秀育苗人筚路蓝缕、饱经沧桑,肩负时代的重托,牢记民族的期望,用丹心写就“育人”的华章,用双手托起时代的栋梁。 兰蕙辈出,五洲飘香……名人辈出刘春城,1939年就读于江中,全军著名的眼科专家,在国内首先研制应用“荧光血管造影”技术。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单仁耘,46届校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诗、书画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姜长生,57届校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 张秀林,62届校友,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浦东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主设计者之一。 韩修国,63届校友,甘肃省副省长,献身大西北三十余年,甘当人民公仆。 邢伯龙,68届校友,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公司副总裁,江苏省纺织工业设计院院长,荣获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曙光,74届校友,一九八三年赴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一九九三年在美国获“终身教授”资格。 陈利生,75届校友,南京市南京烟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依照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理念,带领职工在继承中发展。1998年企业实现利税4.2亿元,1999年利税达6.4亿元。在全国县级烟草企业中名列第一。 刘捍东,76届校友,工商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共江浦县委书记兼县长。正带领全县人民意气风发地向初步现代化迈进。 杨庆枫,84届校友,江浦县珠江镇派出所所长,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1998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廉政勤政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群星闪烁,星光璀璨。 一代一代的学子,吮吸着母校的乳汁,沐浴着党的雨露,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赤忱和智慧为共和国的大业辛劳奔忙。 昨日你以母校为荣,今日母校以你为荣。 亲爱的校友,你可知道,你魂牵梦绕的母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在续写着昨日的辉煌?情况1993年11月10日,江浦县中学顺利通过省重点中学复查验收,它标志着江中完成了第一次历史的跨越。 1996年冬,在二届一次教代会上,提出了“团结起来,为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而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 江中人懂得,教育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人的现代化。“以人为本,教师是本中之本”,这是江中新时期的办学理念。 江中的育苗人继承前辈的办学业绩,发扬学校的光荣传统,用丹心、智慧和汗水续写着教育的新篇。办学理念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历史教科研基地研究会会长马学松老师,学养深厚,教学严谨,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省优秀班主任、省师德模范、市师德标兵陈家萍老师,呕心沥血,培育人才,堪称师表。 适应新世纪教育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快培养科研型教师,是队伍建设的努力方向;实施“名师工程”‘推进“青蓝工程”是学校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一大批骨干教师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 老干扶嫩枝、小荷初长成。一批教坛新秀犹如朵朵含露的鲜花,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竞相绽放……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坚持科研先导,承担了一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任务。 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带来了教育教学的深刻革命,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学校教育教学插上了奋飞的翅膀。 这里是耕耘希望的园地,这里是孕育明天的摇篮。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协调发展。 全员化、全方位、全时空的“三全”德育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热爱伟大祖国,培养道德情操,放飞远大理想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 坚持“分别要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档评价”的“四分”原则,让鲜花和小草都享受阳光。几年来,学校的分层“推进率”一直位居全市前列。 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实施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特长。江中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铸造学生强健的体魄,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陶冶美好的情操,塑造优美的形象,展示青春的活力,江中的生活,充满七彩阳光。近几年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后勤工作是教育教学的有力保障。 现代的教育理念,勇攀新高的开拓精神,无私奉献的师资队伍,赢得了稳步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 几年来,学校的高考本科出走人数不断跃上新阶。年年都有一批优秀的学生被重点大学录取,每年都有品学兼优的学子跨入清华、北大、南大的殿堂…… 一块块奖牌,展示着江中骄人的办学业绩,记载着党和政府对江中的勉励和褒奖。 高质量赢来了高效益,高质量赢来了知名度。每年都有100多名南京籍学生赶来江中就读,南京孩子读县中,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全县人民支持江中。慈善事业原县烟草局局长、县烟草公司总经理、江中名誉校长陈夕华,以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企业家的远见卓识,1994年,毅然捐出30万元个人所得奖金,设立“陈夕华奖励基金”用以奖励江中的优秀师生,1999年,她再次捐款36万元,使基金总额高达66万元。 南京市南京烟销售有限公司在1997年捐款20万元,用于设立江中“精佳特电脑中心”之后,再次捐款50万元用于新校建设。 旅居美国的叶德明老先生,1999年秋,以96岁的高龄三返故乡,来到江中看望师生,决定把“叶德明夫妇奖励基金会”移设江中。 县委、县政府关怀江中。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江浦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真正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7年9月9日,在全县庆祝教师节大会上,县委、县政府宣布表彰决定,树立江中为“弘扬江浦精神的又一面旗帜”。 为了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投入8000万元巨资,征地180亩,易地建设新江中。 科学决策,反复论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一九九八年十月三十一日,江中新校工程奠基。 沸腾的工地上钻机轰响,奏响了新江中建设的序曲。 副省长王珉亲临江中视察设计方案,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王武龙在县委书记、县长刘捍东陪同下莅临工地指导。 新江中的建成是江浦县委、县政府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是全县三十万人民尊师重教,关心江中的杰出范例。 岁逢新千,校迎大庆,龙年大吉,喜事连连。 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七月十四日,江浦县中学更名为“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至此,江中的校史上又留下了十易校址、六更其名的记载。 为了落实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贯彻江总书记视察新疆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决定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2个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南京市委、市政府把这一光荣使命交给江中。八月二十九日,学校迎来了天山脚下的80名新疆新生。他们将在这里度过四年终身难忘的时光。 母校的沧桑巨变,通过电波、荧屏,通过新闻媒体在万千学子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2000年金秋季节,在新校举行新校落成暨建校61周年庆典的喜讯在各届校友中不胫而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母校之恩,山高水长。 1999年10月,学校为老校长任康平80华诞举行热烈、隆重的庆典,拉开了校庆筹备的序幕。 2000年5月,上海校友会成立;7月,北京校友会成立。 2009年,学校迎来70周年校庆.辉煌海外学子何继潮回母校看望师长来了;鬓发斑白的四十年代校友抬着精心制作的贴金赠匾,祝贺来了;雄姿英发的老三届校友为新校钟塔揭碑来了;阔别母校半个多世纪的旅台校友陈业修先生,以耄耋之年从海峡的彼岸来了;为母校的建设洒下汗水的校友理事会的会长、理事们共商校庆大计来了。 今天,母校敞开宽阔的胸怀,张开强健的臂膀,迎接自己用乳汁哺育的万千学子;明天,她将带着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喜悦,以更加勃发的英姿,挥动如椽 的巨笔,去谱写新世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