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黄石聚奎中学毕业证样本(3)

来源:高中家园网

五年后,得江津知县国璋的大力支持,书院工程才得到恢复。国璋镶白旗旗人,蒙古京旗赓良佐领下监生,曾三度任江津知县。他在任内热心扶持教育。光绪三年(1877),他以管理盐务来白沙,邓石泉告诉他修建聚奎书院一事因经费困难已经半途停顿,又同他一起到黑石山了解情况,都为建院事受挫叹息。这时,邓石泉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以后你任江津父母官,希望多多扶持”。国璋离去时,邓又送他到白沙河边。再三请求他把修建聚奎书院一事放在心上。不久,国璋果然任江津知县,但不久即离职,光绪五年(1879),国璋再任江津知县,他一上任就亲自写了一篇为聚奎书院劝募的文章,出面募集了白银五千余两,命刘炳森为监工,继续修建院舍,不到一年,院舍就竣工了。其时有差役梅魁犯法,国璋没收其郑家坡、白鹤井等处租谷为八十余石的田产作为聚奎办学基金。

聚奎书院

光绪六年(1880),聚奎书院正式成立,二月,举行释菜礼(即开学典礼),由程缓仁任斋长,出席者百余人。新建成的院舍格调肃穆淡雅,颇具规模。大门上石刻“德星长聚五百里,广厦颜开千万间”门内前厅两壁,立石碑数座,刻有国璋、宋扬、程德灿等人撰写的《聚奎书院》等四篇碑文。院中讲学厅两侧庭内植红山茶十余株,春节时盛开,状如牡丹,繁花似锦,以象征学校前途。

书院共办理了二十五年,先后在此执教的有程德灿、周庚、李荫南、杨兰田等人,曾来此入学的五百余人,前期办学面向科举,每年考中秀才的约十人左右,占全县名额的一半,其中考中举人的有邓鹤鸣、黄翰、胡知行、涂熙雯、程文焕等人。后期注重自由讲学,维新派的言论在书院中广为流传,甚受师生赞赏。后期学生因接受维新主张去外地寻求新学的较多,其中去日本留学的有邓鹤丹、周常昭等。旧民主主义革命烈士卞鼒(卞小吾,于1904年首创四川第一家日报——《重庆日报》的创办人)等名学生离院去外地游学。书院重藏书,收藏了乾隆以来出版的数万卷古籍及大量的新学书刊。不少保存至今。今天的聚奎书院是川渝两地保存最完好的清代书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聚奎学堂

1905年废书院办小学。称“聚奎学堂”,邓鹤翔任堂长。他锐意革新,由留日生邓鹤丹、周常昭协助办学,除保持传统的国学以外,还请留日生唐定章、陶岁霖等来校任教。开设数、理、化、生等新学。1906年,即从日本购理化生仪器、标本和图书以开展科学教育,并开辟运动场,开展体操、田径等体育活动。同时,修建新式教学楼,培植花木,修筑池亭,美化校园。1909年,小学第一班毕业8人,考入清华留美预备班的有吴芳吉等3人,考入成都高等工业学堂的有曹观澜等2人。学堂举办的果艺展览,深受江津教育界人士的赞赏。同年,校方邀请同盟会员萧湘来校执教,萧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在保路运动兴起后,堂长邓鹤翔任保路同志会江津支会会长。武昌起义消息传来,学堂师生率先响应,并发动白沙军民起义反正。1912年,学堂改称“聚奎小学校”,为江津之先举行首届运动会。1913年,四川省巡按使署奖励全川办学成绩突出的小学21所,聚奎名列榜首,誉为“川中模范小学”。1925年成立川东唯一的学校军乐队。1926年,为江津之首放映无声电影。1927年,为江津之首自发电照明。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