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3)
校 长:于立廷
副校长:翟要生 刘朝东
教务主任:戚执德
办学特色:根据当时形势之急需,学校采取正规教学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材:程度较好而又年龄偏大的学员,参加为期三个月乃至数月的师训班,而后便分配到全县各小学任教,且一期接一期不间断地快速培训;而较年轻者则入正规的师范班学习,2—3年毕业。这样既可解决燃眉之急,又可培养出功底扎实的师资队伍。办学效益:为当时的邺县培训了大批教师,使大部分村庄都办起了小学。同时也培养了许多革命干部,当时的小学教师也是兼做地方行政工作的工作员,其中有不少人都成长为卓越的领导干部。
二.初中阶段(1954.5-1958.7)
邺县师范从1950年开始招收初中班。
1953年,邺县人民政府决定创办邺县中学,并任命刘朝东为校长。第二年春,邺县县制撤销,合并到安阳县。刘朝东遂率邺县师范初中部到邺县县政府原址——白璧集村西头,将原县政府的房舍略加改造,又新建三栋园拱走廊红瓦教室,办起这所拥有15个教学班的初级中学;当时,安阳地区各中学统一排序,定名为:“河南省安阳第七初级中学”。
校 长: 刘朝东(1954.5—1957.12.)
教导主任: 张惠卿(1954.5—1957.12.)
副教导主任:宋文杰(1955年秋调至安阳六中)
总务主任: 郝良臣 (1956.7.—1958.6.)
办学特色:时值建国之初,国家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各项事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当时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1.教师治学态度严谨,教学工作扎实,培养的学生功底坚实,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差不多每周周末都有文艺晚会、电影晚会等文体活动。常有师生同台演出,曾演大型话剧《万水千山》,豫剧《社,就是家》,舞蹈《江边游艺舞》、《大头娃娃舞》等节目。
3.学校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如平整校园,垫操场等;也曾组织学生到棉花研究所参加搞棉花营养钵、挖渠等生产劳动。
三. 完中阶段:(1958年8月—1966年6月)
1957年年底,整风反右运动开始;第二年春,举国上下各行各业展开了全面大跃进。当时,在批判“白专道路”的基础上,响亮提出“又红又专”的口号,各地“红专大学”应运而生;学校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此背景下,学校在加强劳动教育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生产劳动:在学校则组织小排子车运输队、缝纫组,还抬着粪筐到马路上去拾粪,到农村生产社、棉花研究所、棉花加工厂等地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