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禹州第一高级中学毕业证样本(4)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各学科组建课外活动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长期坚持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科尖子。由于第二课堂的长期开展,激发了学生兴趣,单科尖子大量涌现,1996年,学生董冠军在高考中以政治900分的成绩名列河南省单科第一名。学生单科分数的提高,促进了总成绩的提高。
3、大力推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985年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出现,学校投资购置了大量投影仪,录音机、VCD机,还购置了一台摄相机,安装了闭路电视,在此基础上,教师人人掌握了各种现代化教学仪器的使用,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率,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4、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
1985年以后,学校实行了年级组织负责制,各年级对教师的聘任、课程的安排、教师的管理等工作负责。1991年以后,学校在此基础上实行校领导包年级制度,每名校领导分包一个年级,协助年级组长加强教学管理。90年代后期,学校在此基础上实行校领导包年级制度,每名校领导分包一个年级,协助年级组长加强教学管理。90年代后期,学校派出三名副主任分管三个年级教学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领导。
办学条件1985年以前,禹州市一高办学条件很差,全校共有三层教学楼一栋,32个教室,总面积3436平方米;三层实验楼一栋,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共6个,面积共1137平方米,学生宿舍是解放前建的三座两层砖本结构楼房,学生食1978年恢复建校所建的机瓦房315平方米,教师住宅除79年建造的336平方米机瓦房和1985年建的840平方米临街二层楼外,均为六七十年代建的老式房,其中多数已破旧不堪,当时学校除教学楼、实验楼能满足办学需要外,其余设施均严重缺乏,学生宿舍、教师住宅急需拆旧换新,但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地方财政实力不足,况又百业等举,无力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因此,学校也只有在现有条件下,修修补补,坚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
1986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状况的好转,一高改善办学条件的工作步伐逐渐加快。1986年,一高投资18万元建成了图书楼一座,建筑面积达1146平方米,解决了学校书籍存放、借阅问题。
1989年,学校组织教职工集资22万元,建起临街二层家属楼一座,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解决了18户教职工住宿问题,使教职工住房紧张的状况初步得到缓解。
1993年,学校集资100万元,建起一座五层高的高标准住宅楼,40户教职工住上了单元楼房。
1994、1996两年,学校共投资150万元,建成了学生公寓楼两座,建筑面积达5210平方米,1600多名学生告别了危旧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