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发展规律 应遵循孩子身心
足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全球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参与面。发展振兴中国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校园足球是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在足球运动发展大局中位置特殊。校园足球存在哪些薄弱环节,需要破解哪些体制机制性障碍,值得深思。
纵览世界足球强国,足球运动都是一项普及性、常态化的运动,自然地融入国民生活。目前,美国、德国、巴西、日本的足球人口处于世界前列,“全民足球”的氛围非常浓厚。
笔者以为,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与足球运动强国尚有差异,既要借鉴经验,更要立足自身,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
首先要将足球育人功能摆在首位。评判足球运动发展水平和成效,固然要考虑一些竞赛成绩,但从足球运动的宗旨看,更重要的是彰显足球的魅力和功能,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养成主动锻炼的自觉意识、形成团结协作的优秀品格,伴随整个人生历程。对此,要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球育德”,增强规则意识和协作配合、顽强拼搏精神;坚持“以球促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坚持“以球健体”,让校园足球成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载体,作为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能的基础项目。尤其对于小学、初中,发展校园足球不能以争锦标为最主要目的。
遵循人才培养和足球运动客观规律。中国足球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多次表明,急功近利、短期冲刺的做法可能会赢得一时收获,但不会形成足球运动良性发展的脉络。之所以强调校园足球的重要性,就是要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完整过程中逐步提升,通过“体教结合”实现全面发展。
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工作,持续发力。每一项体育运动都分竞技和群体,考虑到个人身体素质等天赋因素,能在竞技环节比拼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在体育运动中找到乐趣。当然,好苗子需要广泛筛选、需要较长时间培养,两者都做到位,脱颖而出就是水到渠成。因此,要耐得住寂寞,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实事求是地开展好工作。
破解校园足球发展难题,笔者认为,要从整个教育阶段来思考,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策、项目引导,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增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