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 - 网站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高中家园网 > 大学资讯 > 正文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毕业证样本(2)

来源:高中家园网

中英国际学院拥有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以全英文授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同时,其专业的行政支持团队亦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海外学习经历。学院的教学大纲、授课安排及质量标准与英国大学保持一致,在提供国际化教学的同时,考虑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为丰富学生的国际化学习体验,学院为学生提供各类求学海外的机会。所有中英国际学院学生均有机会前往英国成员大学,进行为期一至两年的学习,或于大三年级末的暑期前往相应英国授位大学,进行夏季短学期的学习。

中英国际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群体的国际化。截至2015年,学院拥有120多名国际生,分别来自全球30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生的加入,有效提升了校园的国际化建设水平,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学习环境。学院鼓励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深入了解各国文化,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此外,学院也十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其今后步入职场做好充分准备。中英国际学院拥有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和成熟的就业服务体系,学院的职业服务与发展中心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实践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学院鼓励学生个人发展国际化,除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就职外,很多毕业生选择前往英美等国的知名学府继续深造。我们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使得学院每年都保持有极高的毕业生就业及硕士升学率,也从很大程度上帮助毕业生在国际化竞争平台上收获更大的成功。

中英国际学院将继续坚持国际化优质办学,努力培养拥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相信我们的毕业生将s成为促进国与国之间友好交流和沟通的大使,进一步推动中外关系的健康。

SBC校园

地理位置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位于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地带,邻近著名的淮海路商业圈,交通方便,周围商业繁华,文化气氛浓郁,环境优美,学生能第一时间感受上海

学校地址

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脉搏.


学院历史

德文医工学堂历史沿革

1891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离开海军来上海开设诊所。他先回到德国继续进修医学,提高外科水平,并筹集资金。1893年再次来到上海,就在当时的上海德国教堂附近设立诊所,并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一起发起了“德医公会”。1899年,"德医公会"营业不振,埃里希·宝隆通过中国实业界和德国公司、企业私人募捐到一笔资金。当时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纳佩(W. Knappa)派领事馆参赞费舍尔(P. D. Fischer)与上海的中国官员上海道扎饬善堂协商。上海道决定把坐落在张家浜新马路(现上海凤阳路)旁的一块地,用于筹办医院。1900年前后,由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所医院就是后来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的医师大都是"德医公会"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埃里希·宝隆医生看到医院里的医疗力量不足,计划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这个计划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以及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1906年,他们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门与工科讲堂

高中生家园网 www.17qsd.com 联系QQ:80592977 邮箱:80592977@qq.com

Copyright © 2002-2011 DEDECMS. 高中家园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